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垂直管内用高粘假塑性流体进行了流动沸腾传热实验,观察到一种新的流型,建立了流动沸腾传热给热系数关联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古宋矿区26个钻孔的水位资料、泉点及河流漏失量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电网络模拟作出研究区地下水模拟等水位线图。并根据模拟中的调试情况,对地下水流动的水动力条件作了分析。结合地质解释,阐述了本区特殊的越流型深部岩溶管道水系的形成和它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倒U型管垂直段的两端内分别放置一个整流环,来消除入口弯头对垂直段流动的影响,通过对单相流体在倒U型管内的流动进行数值计算,以及对整流作用下倒U型管内气液流动的稳定性和流型的分布进行实验研究,发现整流环的整流作用可以增强管道内流动的稳定性,实验还发现,倒U型管垂直上升段内的间歇性流动(弹状流和块状流)区域减小,环状流区域增大,流动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水平井气液两相变质量流的流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平井井筒变质量流的流动规律是进行水平井产能预测、油井生产系统优化设计及动态分析的基础。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水平井筒气液两相变质量流的流型判别与压降计算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建立了分层流、间歇流、分散泡状流和环雾流的流型判别模型以及分层流与间歇流的压降计算模型 ,并绘制了流型图。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 ,分层流和间歇流模型与以空气和水为介质的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其压力梯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 5 .3% ,大部分误差在 10 %以内 ,说明该计算模型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气液两相试验环道上测试了气液两相水平管流中分层波状流向段塞流的转变过程 ,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奇异性理论对流型信号局部点的奇异性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 ,分层波状流和段塞流信号局部点的奇异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其Lipschitz指数可以作为流型量化描述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实验,研究了竖直管内淹没过程中压差和两相流流型的变化。给出了直径为17mm和30mm两种管径情况下,压差随气流量的变化曲线以及注入的水量与气流量的关系曲线。同时描述了各过程的流型变化,分析讨论了流型变化对压差和注入水量的影响,给出了淹没时两相逆流过程的流型图。  相似文献   
17.
电子负载是一种新型的电子设备,目前在电源测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使用恒流式与恒压式电子负载测试直流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对使用电子负载进行电源的自动测试方法,与手动测试法进行了对比,提供了测试电路和仿真测试结果.在对参数变动电源的测试中,电子负载有特别的应用优势.本文以对蓄电池的放电曲线测试为实例,给出了测试电路和测试方法,以及仿真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8.
水平管降膜换热器具有热质传递效率高、阻力小、结构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等传统领域及能源利用的节能减排领域。降膜换热器内部发生复杂的流动及传热传质相互耦合过程。介绍了实验及模拟研究手段的进展,综述了不同操作参数(气体温度、流向及流量,溶液流量、温度及浓度,内部媒介流量及温度等)与结构参数(管径、管间距等)对水平管降膜管间流型、液膜厚度与润湿性等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对蒸发传热特性、吸收传热传质特性等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包括整体性能和局部微细特征,为水平管降膜换热器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指出在不同气流特征以及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多维度的局部流动与传热传质性能的耦合影响规律以及强化换热手段会是水平管降膜换热器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垂直下降中高粘液体两相流的流型转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离散单元数值计算方法,建立COREX竖炉内物料颗粒尺度运动行为的数学模型,研究炉内物料运动流型及其瞬态特性,特别是颗粒的瞬态速度和瞬态应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COREX竖炉内存在三种类型的流动区域:活塞流区、准停滞区以及沟流区.炉内颗粒的瞬态速度分布表明炉内存在两种类型的速度波:装料过程引发的向下传播的速度波和底部排料引发的向上传播的速度波.COREX竖炉内颗粒法向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较小,竖炉底部导流锥顶部存在较强的应力区,而无导流锥竖炉底部中心存在较强应力区,沟流区的应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