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中国科技成果》2007,(13):55-5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分公司(以下简称“催化剂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催化剂专业公司,公司开发的“MIP—CGPHI艺专用催化裂化催化剂CGP-1”(项目编号:2006GR513001)、“高丙烯选择性催化裂解催化剂MMC-2”(项目编号:2006GR513018)被列入2006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相似文献   
32.
对稳态对流磁性流化(MSB)的一般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连续对流吸附床层的轴向返混系数进行了在线测定。实验表明,磁性流化床对流吸附床层的轴向返混系数比普通对流吸附床层中的返混系数小1-2个数量级。在一定的流速下,轴向返混系数会随着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3.
从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出发,提出了两个反应区的概念,设计了具有两个反应区的串联提升管反应器并形成相应的工程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小型探索试验和工业试验。1.4 Mt/a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装置试验标定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催化裂化工艺相比,该工艺不仅优化了产物分布,干气和油浆产率分别下降了0.41%和0.99%,液体收率增加了1.17%,而且所生产的汽油烯烃含量下降约14.1%,异构烷烃增加约为12.9%,硫的质量分数ω(s)下降26.5%,诱导期增加,汽油的RON下降而MON增加,总的抗爆指数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34.
施龙 《科技资讯》2005,(22):57-57
用微波消解法提高催化裂化催化剂重金属分析的速度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35.
本文用微量差热天平(DTA-TG)和电子微量天平分别考察了裂化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焦炭和水的吸附-脱附作用。结果表明,焦炭脱附热为2350kJ/kg焦炭,占焦炭燃烧热的6.3%,比ESSO公司提出的11.5%低得多。在工业催化裂化过程中,催化剂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之间循环运转时吸水-脱水量很小,对再生热效应计算的影响可以忽略,在工艺计算中可以不予考虑。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一种新型脉动流化干燥机试验平台的总体结构,论述了脉动流化干燥机中的关键部分——脉冲气流发生器的原理及设计,针对产生脉冲气流的机构进行了运动分析,并通过试验机验证了设计结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齐化集团炼油厂ARGG装置采用以多产液化石油气(尤其是丙烯,丁烯)和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的ARGG工艺,同时兼顾重油催化裂化操作,油浆全回炼,装置生焦率高达9.5%,为了有效控制装置的结焦,该厂对该设备进行了改造。1设备改造在设备改造方面,增加了催化剂预提升技术,用装置自产的干气  相似文献   
38.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结焦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胜利石化总厂催化裂化装置反应系统各部位焦块的组成和结焦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抑制或减少结焦的措施。抑制或减少提升管进料喷嘴上方区域结焦的关键在于提高催化裂化进料的汽化率和改善催化剂的流动状况,保证催化剂有合适的预提升线速和密度。对于沉降器顶部和转油线部位,减少结焦的关键在于防止油气中易结焦组分的冷凝和缩短反应油气在这些部位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39.
综述了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渣油中的芳烃对油品性质及生产工艺的影响。重点论述了石油芳烃的分离应用,提出了分离石油芳烃的新方法和新的应用途径,为石油芳烃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