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0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25篇
系统科学   285篇
丛书文集   132篇
教育与普及   1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5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85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综合考虑传热,流动与投资的换热器性能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给定热换器传量下导出使投资费用最少的换热表面的最佳匹配准则和使流动性传热过程Yong损失率最小(即反映运行最省)的换热性能最佳配比准则,并利用两准则间的相关性对换热器进行综合性能优化,从而获得最佳的结构参数,性能参数和运行参数,为显示优化方法过程以圆形肋片管换热器为例进行具体的性能优化,经数值迭代最弱获得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12.
针对国内外井涌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对空气-水、空气-泥浆两相流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垂直环空管流实验架、井眼数据测量与传输遥测系统,以及计算机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获取了大量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空气-水、空气-泥浆两相流的流型图,并利用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获取了空气-泥浆两相流泡状流向弹状流过渡的过渡区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3.
幂律流体绕流楔形物体时的层流边界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流体力学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在未作任何假设的情况下,通过引入合理的相似变量,得出了幂律流体绕流楔形物体时的层流边界层常微分方程及其数值解,该常微分方程及其解在塑性指数n=1时,与经典流体力学中的方程及解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14.
三元共聚物(SMAE)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低温流动性改进剂,不仅广泛应用于原油及燃料油的降凝,而且还能较好地降低燃料油的冷滤点。本文报道了应用方面的试验结果,并提出了提高低温流动改进剂适应性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5.
根据粒径和流量的不同,管内竖直各上固液两相流动可能会出现四种基本流型,即固定床模式,局部流化模式,充分流模式和水力输送模式,在充分流化模式中,固相存在着明显 向分布不均匀性,通过对轴向分布不均匀性现象的详尽的观察与分析,提出逐层流化-壁面效应机理模型,给出了床体膨胀曲线的测量结果,并指出,稳定化的流量操作范围窄是固液流化床的固有特性。  相似文献   
116.
采用双流体模型计算了液氮在垂直管内的上升流动沸腾过程,考察了壁面热通量和液体流量对流动及传热传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上升流动沸腾中重力压降占主导地位;根据截面液体温差的变化可判断沸腾模式的转变;壁面热通量与液相流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沸腾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7.
含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含油制冷剂在6.34和2.50 mm换热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质量流率为200~400 kg/(m2.s),热流密度为3.2~14 kW/m2,蒸发温度为5°C,进口干度为0.1~0.8,干度变化0.1~0.2,平均油质量分数为0~0.05.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率和干度时,润滑油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与大管径换热管相比,油的换热增强效果在小管径换热管内减弱甚至消失,在高干度和高油浓度区,油的存在使换热严重恶化.对于上述换热管,换热系数、油影响因子以及基于制冷剂物性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随油浓度的变化规律缺乏一致性.采用局部油浓度下的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性计算得到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能较好地反映润滑油对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常温下具有不同晶粒直径的微型铜圆柱体进行镦粗实验,研究了微小尺度下流动应力波动尺度效应现象.结果表明,在应变量相同条件下,流动应力波动幅度随晶粒尺寸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在晶粒尺寸相同条件下,流动应力波动幅度随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及数理统计理论,建立了流动应力波动幅度与晶粒尺寸和坯料几何尺寸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9.
基于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局部压降实验数据,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率下油影响因子和两相增强因子随整体油浓度、局部油浓度以及干度的变化规律,局部油浓度考虑了含油制冷剂在流动沸腾过程中的非平衡传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性的两相增强因子与局部油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度,不同干度下斜率变化一致性良好;基于局部油浓度和混合物性的两相增强因子压降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润滑油在制冷剂中的实际存在状态及对制冷剂压降的影响规律,且物理意义明确,其预测值与95%以上实验数据的偏差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20.
水平管气液环状流在新型分配器中的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计了一种新型三通型两相分配器,该分配器主管侧壁均匀分布着直径均为3.5mm的8个小孔,主管中的气液混合物通过安装在主管外壁上的环室进入侧支管.通过在空气一水实验台上对水平管气液环状两相流通过该分配器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与传统三通分配器的分配特性不同,该分配器的液相会优先进入侧支管.建立了相分配模型,认为对于环状流,通过管壁小孔的液膜将被小孔捕获,从而进入侧支管.该模型还提出了分配影响区修正系数,实验发现该系数与入口干度成线性关系.预测的气液相分流系数、主管出口与直通管间压力损失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最大误差为7.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