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9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87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181篇
教育与普及   1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48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抗坏血酸与半胱氨酸的Maillard反应挥发性产物进行提取和鉴定.研究了萃取头类型、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提取量的影响,最佳的SPME采样条件是:采用CAR/PDMS(75 μm tiffckness)萃取头在40℃萃取温度下顶空萃取样品50min.鉴定出包括酮、呋喃、噻吩、噻唑、吡嗪、吡咯、吡啶、硫醇、苯酚、多硫化物在内的共68个挥发性化合物.噻吩,噻唑,多硫化物是挥发性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占挥发物总质量的91%以上.  相似文献   
972.
超临界CO_2萃取高原香薷精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高原香薷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萃取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各因素级差大小的比较可知,萃取压力是影响萃取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影响因素依次为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影响最小.结论:优选出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h、CO2流量25kg·h-1.在此条件下的精油收率为2.05%.  相似文献   
973.
曝气池中的流动是一种复杂的两相流动过程,利用FLUENT软件可对气液两相流场进行模拟。引入Eulerian多相流体模型后,分别采用标准k-ε模型和RNGk-ε这两种湍流模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不同。将模拟结果分别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可表明由标准k—ε模型模拟出的结果与实测值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974.
针对挤压油膜阻尼器(SFD)长轴承模型,根据含有流体惯性项的Navier-Stokes(N-S)方程,通过建立油膜惯性速度分布模型,提出了1种工程上实用的油膜压力计算方法,即解析法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油膜压力和作用力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75.
河西金矿床钾化蚀变与矿化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西金矿床钾化蚀变和矿化关系的研究,发现引起钾化蚀变的流体具有高温、盐度变化范围小、δ^34S‰和δ^18O‰的值分布范围窄、稀土配分曲线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的特点,得出了金和钾可能都源于深部,并同时成矿,绢英岩化晚于钾化并改造了钾化蚀变带及其内的矿体。  相似文献   
976.
刘俊 《科技信息》2009,(29):I0356-I0357
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化工过程新技术,它利用超临界流体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常态流体中难以完成的化学化工过程得以实现。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历史发展、原理、优缺点,着重论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977.
利用三辛基甲基氯化铵为萃取剂,考察了不同烷烃稀释剂与不同醇类助溶剂组合对废水中柠檬酸镍的萃取效果及反萃取剂盐酸溶液对镍的反萃取效果.探讨了废水pH、萃取剂质量浓度、助溶荆体积分数、相体积比(废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萃取时间及反萃取剂浓度等工艺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油与癸醇组合对废水中柠檬酸的镍萃取效果最佳.在废水pH为9.00,萃取剂质量浓度为35%,助溶剂体积分数为20%,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时,室温下萃取30min,萃取率可达75.41%;用0.5mol/L盐酸溶液对萃取反应后有机相中的镍进行反萃取,反萃取率可达94.50%.  相似文献   
978.
天然活性物超临界CO2萃取中破壁和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反应条件温和,无毒,被誉为绿色加工技术.萃取中的破壁技术及集成技术对天然活性物的超临界CO2萃取效率和生产成本有一定影响.破壁技术包括超声破壁、微波破壁、酶法破壁、压差破壁、浸泡破壁和研磨破壁等;集成技术包括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集成,与分子蒸馏技术集成,与喷雾干燥技术集成,与挤压膨化技术集成等.  相似文献   
979.
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姜酚类化合物.在强酸性条件下姜酚类化合物脱水成姜烯酚后,与甘氨酸加成生成姜烯酚一甘氨酸复合物以增强姜酚类化合物的稳定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姜烯酚-甘氨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姜烯酚-甘氨酸,最大特征吸收峰在230、280 nm处.吸光度比值为1.776;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姜烯酚-甘氨酸,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在pH=2~8的范围内,姜烯酚-甘氨酸的电化学活性随着pH的降低而减弱;姜烯酚-甘氨酸对N,N-二苯基N'-苦味基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计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加入量为0.125 mg时,其清除率为81.8%.研究发现,姜烯酚-甘氨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甘氨酸.  相似文献   
980.
为研究气动喷砂枪喷嘴喷射颗粒对自身造成的冲蚀磨损情况,通过选取渐缩型气动喷砂喷嘴为研究对象,运用CFD软件对其内部流场及颗粒运动特性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改变收缩角度、颗粒粒径及颗粒质量流率进一步分析影响喷嘴冲蚀速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喷嘴的冲蚀区域主要集中在收缩段及收缩段与出口段交界面处;以收缩角度为30°、45°、60°的喷嘴为例,随收缩角度的增加,冲蚀区域出现"逆向发展";随颗粒粒径的增加,喷嘴最大冲蚀速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变化趋势,且其最低点所对应的粒径与收缩角度成反比;随颗粒质量流率的增加,喷嘴最大冲蚀速率呈上升趋势,但并未呈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