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48篇
系统科学   50篇
丛书文集   114篇
教育与普及   2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340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解不可压缩流动N-S方程的隐式SMAC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基于SMAC(SimplifiedMarkerandCell)方法推导出了的一种直接求解不可压缩N-S方程的隐式数值方法。求解的基本方程是任意曲线坐标系下以逆变速度为变量的N-S方程和椭圆型的压力Poisson方程。压力Poisson方程用TschebyscheffSLOR方法交替方向迭代求解。N-S方程数值离散时对流项采用了Chakravaythy-OsherTVD格式。用该方法计算后台阶流场的结果与经典的实验结果相当吻合,表明该方法是可靠的,在合适的边界条件下求解不但是稳定的,而且能有效抑制流网扭曲大的地方产生较大的非物理振荡误差。  相似文献   
72.
一种碳酸盐岩流体替换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碳酸盐岩的基质矿物类型非单一且孔隙结构复杂多变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岩的流体替换方法。以常规Gassmann方程为基础,采用流体因子分析的基质矿物体积模量反演方法和碳酸盐岩岩石物理模型的孔隙结构反演方法,得到岩石基质矿物的体积模量,并考察复杂孔隙结构的影响,实现碳酸盐岩的流体替换。岩石物理测试分析数据和实际测井资料的计算结果均证明了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摘要:对于复杂孔隙结构储层而言,孔隙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程度可能远大于流体类型对电阻率的影响,这就使得气、水层的电阻率特征差别不明显,利用电阻率不能有效区别气、水层。基于孔隙中天然气与油、水体积模量的显著差别,根据孔隙流体体积模量的大小来识别气、水层。研究采用了纵横波速度比(vp/vs)和孔隙流体的体积模量这两个与电阻率无关的弹性参数来判别储层的流体类型。理论模拟表明含有少量气体时可使纵波速度及其纵横波速度比显著减小,横波对气体含量不敏感,水层的 vp/vs显著大于气层。采用 vp/vs与横波交会法识别气、水层可消除孔隙和岩性的影响而突出流体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从分析压力管道水流流速分布规律出发,分别应用高斯和马尔科夫数值积分方法,得出了圆形管道多声路超声波测流流量计算、最优声道分布坐标及权重的数学模型,并用现场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5.
根据油田内资料欠缺、储层薄、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提出用“动态平移法”进行流体性质识别。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精度高、分辨能力强等特点。利用此方法不仅可有效区分油、水、干层,并且可更准确地确定油层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76.
一类新型环型笼状化合物—瓜环的合成分离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一类新型环型笼状化合物-瓜环的合成及分离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7.
冷琴  杨洪 《自然科学进展》2003,13(4):359-364
报道了对热河生物群中植物化石、脊椎动物羽毛化石及沉积物中的黄铁矿莓状体及黄铁矿微晶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探讨了热河生物群化石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的微环境特征.黄铁矿莓状体及微晶质大量保存于植物化石表面和组织内部,而羽毛化石和围岩中则较少.莓状体直径6~31μm,平均约20μm,指示了一个游离氧气浓度小于30μmol/L的贫氧水体环境.植物化石内部莓状体的生长指示了在黄铁矿化过程中水分子和游离氧气分子在机体组织内的存在,而组织降解和莓状体形成之间的相对时间差又指示出快速的软组织降解始于化石化的最初期.植物化石的细微结构在细胞水平上的缺失支持此解释.提出了"化石封套"模式以解释化石化初期在有机物周围形成的有别于水体大背景环境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无旋、无粘、可压缩流体中多层圆柱壳的自由振动问题。壳体的运动方程考虑了流体动压力的作用,流场用波动方程描述,通过采用合适的位移函数和速度势函数,使耦合问题的基本方程得到简化并进行数值求解,求得了几种不同参数的多层圆柱壳在流体中的频率特性。  相似文献   
79.
聚碳酸酯在超临界乙醇中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压间歇反应器研究了聚碳酸酯(PC)在215~286°C、3.1~8.2 M Pa条件下乙醇溶液中的降解行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 S)和气相色谱(GC)对液相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分别通过红外(IR)和气相色谱对固相产物和气相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C在超临界乙醇中的降解机理和降解反应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PC在乙醇溶液中的降解可分为3个区域:超临界区、非超临界区和中间过渡区。在超临界区中,PC可实现完全降解,其主要单体双酚A(BPA)和碳酸二乙酯(DEC)的收率分别为92.26%和88.92%。在超临界区PC的降解活化能为89.73 kJ/m o l;在非超临界区,PC的降解活化能为21.02 kJ/m o l。  相似文献   
80.
东营断陷盆地地层流体超压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东营断陷盆地古近系发育的地层流体超压系统对油气运聚、成藏至关重要。以实测数据和用测井资料预测的地层流体压力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区内的地层流体压力系统特征,并将其分为上部常压、中部超压、下部常压3个压力系统。超压系统具有纵向分带、平面分区且复杂多变的特点,但在宏观上属于盆地级的“超压流体封存系统”。超压系统对油气运聚成藏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油源、产生运移动力和通道,并决定油气充注成藏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与盆内超压系统有关的油气成藏模式分为系统内、系统外和封隔层3种形式;超压系统内部的相对低压区及其上、下或侧向的泄压区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