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9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3篇 |
丛书文集 | 75篇 |
教育与普及 | 15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3篇 |
现状及发展 | 31篇 |
综合类 | 26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122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129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15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38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24篇 |
2004年 | 120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113篇 |
2001年 | 113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超临界流体注入量直接影响着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制品中微泡孔的结构与数量,进而影响制品的力学性能。通过设计相关实验发现: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注气过程分为气涌与稳定流动两个阶段,且气涌量的大小主要与注气系统的硬件结构有关,在改进硬件结构后气涌量有较大程度的削减;稳定流动阶段的气流量则与相关注气参数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结果,通过实验定量研究了超临界流体注气量与注气压差、限流元件孔径、注气时间、硬件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调节注气量的传递函数,该函数模型可以为实际生产中根据减重需求调节注气系统的一系列工艺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2.
流体动压径向密封技术是基于流体动压效应衍生和发展起来的机械原理,对常规的径向密封圈有较好的替代作用,能够解决常规机件中存在的隐患及弊端,特别是对于空间有限、磨损严重和作业量大等工作场合,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操作性.本文重点结合漉体动压径向密封技术在石油机械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力求为石油机械的发展做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3.
郝登云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
本文结合山西沁新煤矿2217回采巷道的工程地质特点,分析了二次动压巷道围岩变形与破坏的特征,合理地确定了小煤柱的宽度,在此基础上,以一次性强力支护为原则,提出了该巷道的锚杆支护方案,并在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期间对巷道进行了压观测。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有效地控制了二次动压巷道围岩体的变形量,保证了巷道能够满足下一个工作面的使用要求,解决了受两次动压影响的巷道支护难题。 相似文献
114.
云南马厂箐铜矿床氦同位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众所周知,氦同位素对示踪地壳现代流体(如地下水、温泉、地热体系、海底热液、火山气体和天然气等)中有无幔源组分加入十分灵敏.但是,在示踪地壳古流体(如成矿流体)方面,则因长期以来难以评估氦在扩散丢失过程中所产生的同位素分馏,以及难以扣除原地放射性衰变对流体初始氦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而一直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来,随着对这些问题认识程度的加深,一些学者才先后以矿床中的矿物流体包裹体为测定对象,研究了部分成矿古流体的氦同位素组成,从而开拓了氦同位素在成矿古流体研究中的应用.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对秘鲁Casapalca Ag-Pb-Zn-Cu矿床和Pasto Bueno W-贱金属矿床、韩国Dae Hwa W-Mo矿床以及一些洋中脊热水沉积黄铁矿等的研究.不过,至今国际上被研究过的矿床和矿种都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115.
金在藻类-有机质-流体系统中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实验证实许多藻类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很强的聚金能力;一些学者进一步的实验工作表明,有机质、原油能促进金的淋滤、迁移、还原和沉淀等地球化学过程。然而藻类、有机质、有机流体的这些成矿作用并不是孤立的。相反,随着地质作用的发展,当藻类死后转变成各种有机质、有机流体时,这些成矿作用也在不断地演化,构成一个生物-有机质-流体(OOF)成矿系统。本文按照地质作用的发展过程(沉积→成岩),系统地研究在藻类转变为各种有机质、有机流体的演化过程中,其中的成矿元素金的分布是如何动态地变化的。这种系统的动态研究符合实际的成岩成矿过程,能够为金的生物成矿作用演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6.
利用磁性抛光介质在梯度磁场作用下呈现出具有粘塑性的类Bingham流体的特点, 实现了对具有超光滑表面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一般低于0.5 nm)的光学元件, 特别是应用于接近衍射极限的短波段光学元件的确定性抛光. 磁流体与被抛光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导致工件表面抛光区域产生较强的剪切力, 从而去除工件表面材料. 通过控制梯度磁场的敏感参量如磁场强度、磁极间距等获得磁场中类Bingham流体形成柔性抛光带的形状及工作状态的实时响应. 去除函数和去除率曲线反映了磁流体抛光符合经典Preston抛光模型, 并突出体现确定性去除这一特点. 磁流体抛光全过程中去除函数向外周呈稳定的高斯分布状光滑渐变化趋势. 抛光结果表明, 配制成功的初始粘度0.5 Pa·s的标准磁流体抛光液可实现对超光滑光学元件确定性抛光, 弥补传统接触式或压力式光学抛光呈现较大下表面破坏层、去除确定性不高等缺点, 抛光35 min后工件表面粗糙度由最初17.58 nm收敛到0.43 nm. 相似文献
117.
首都圈地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细结构与强震孕育的深部构造环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首都圈密集数字地震台网123个台站记录的2973个区域地震48750个精确P波到时数据, 采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研究区内详细的三维P波地壳速度结构模型. 其空间分辨率在水平方向为25~50 km, 在深度方向为4~17 km. 该模型提供了区域地质结构和复杂地壳构造的新信息. 华北平原、太行山和燕山隆起区内展现出明显不同的速度结构变化特征. 在上地壳层位上, 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地形和岩性密切相关; 隆凹相间的华北盆地呈现出地震波速度快慢交替的东北-西南向异常带, 速度异常方向与区域断裂和构造的走向相同; 基岩广泛出露的太行山和燕山隆起区, 在速度图上呈现出大面积的高速异常; 而分布在山间的第四纪沉积盆地显示出小范围的低速异常. 多数大地震(M≥6.0级, 如1976年唐山7.8级地震、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地震)都发生在高速块体的边侧, 而在这些强震的下面存在明显的低速和高导岩层. 我们认为这与1995年日本神户7.2级地震和2001年印度普杰(Bhuj)7.8级地震的情况类似. 这些低速和高导异常与流体有关, 下地壳中的流体容易引起中上地壳中发震层的弱化, 使孕震断层易于破裂, 从而发生大震. 相似文献
118.
119.
科学家最近在大西洋海底的火山口附近发现了罕见的生命形态,这里有透明的虾、蟹以及其他大量的生命体。在这个被称为失落之城(Lost City)的地方,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高耸的白色管状矿体柱,这种特征与近几年来一直研究的海底火山黑色流体包裹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