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8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36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78篇
教育与普及   1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485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渗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用于有机废水降解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渗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化学性能以及用于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的可行性,采用循环电解的方法,对含苯酚的废水进行了电化学氧化实验,同时与活性涂层钛阳极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考察了阴极的可替代性,最后用两种电极对含苯胺的工业废水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电极不仅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和优异的电化学指标,而且可以用于电化学废水处理;同时,用钛电极代替金刚石作阴极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02.
浮选药剂对浸矿细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丁基醚醇、乙基黄药和丁胺黑药3种浮选药剂对浸矿细菌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脱药和不脱药的铁闪锌矿精矿细菌浸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4×10-4 mol/L的丁基醚醇、乙基黄药、丁胺黑药,氧化34 h后,使9 K液体培养基中的Fe2 质量浓度由4.03 g/L分别增加至4.64 g/L, 4.77 g/L和5.91 g/L;浸出35 d后,精矿中锌的浸出率分别为92%和61%,这进一步验证了浮选药剂(丁基醚醇、乙基黄药)对浸矿细菌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采用AM1方法,对1-(2-羟基-3,5-二溴苯亚甲基)-4-羟基氨基脲(HDBBLHSC)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前沿分子轨道能级与构成、前沿轨道电子密度、原子的净电荷等参数,结果表明HD-BBLHSC分子的稳定构型呈平面状,具Cs对称性,分子中的013、N1、N3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R发生作用时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04.
尿激酶原的N-末端135个氨基酸片段包含了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和环柄结构域,参与了尿激酶原和其受体的结合以及尿激酶原诱导的化学趋化活性.利用RT-PCR,从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中克隆ATF基因.将ATF基因插入pET-29a( )中构建表达质粒pET-29a( )/ATF,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及纯化后,从每升培养液中获得15mg rhATF,其纯度超过95%.活性测定结果表明rhATF能够阻断尿激酶原与尿激酶受体的结合,并能抑制尿激酶对纤溶酶原以及纤溶酶对尿激酶原的激活.  相似文献   
105.
基于苯乙酮的肟醚-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10个新型的肟醚-酰胺类化合物,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经^1H NMR、元素分析和MS进行了结构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新化合物普筛时Nb对黄瓜灰霉病菌,Ni对油菜菌核病菌及粘虫有100%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6.
共享合成Petri 网系统的活性保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能对资源共享问题进行建模的共享合成操作.重点研究共享合成Petri网系统的活性保持性,同时还讨论了在共享合成过程中系统的并发行为关系即并发语言关系.给出相应的语言关系式,它可用于判定合成系统的活性.进一步,给出了判定合成系统有活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提出了合成系统保持子系统活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7.
以CeO2作为改性添加剂、γ-Al2O3为载体、CuO为活性成分,用分层浸渍的方法制备出负载型CuO—Ceo2/γ-Al2O3湿式氧化催化剂;采用TG—DTA、XRD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Ce的掺杂对载体及活性成分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在湿武氧化反应过程中,Ce的掺杂有效抑制了γ-Al2O3向α-Al2O3转变的高温相交,以及活性成分CuO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形成CuAl2O4昀过程。通过对苯酚的湿式氧化降解实验,获知CeO2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催化剂活性,其中6%CuO-6%CeO2/1—100%Al2O3的质量组分比对苯酚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30min,苯酚溶液COD的去除率为91.31%。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稀释涂布法从青藏高原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杀蝗虫活性真菌D3-19.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ITS序列的分析,初步将D3-19鉴定为曲霉属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as).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日本曲霉D3-19发酵液和孢子均有杀东亚飞蝗活性.其中,真菌发酵液对东亚飞蝗校正死亡率为:96h(86.67%),144h(100%).与此同时,真菌孢子悬液对东亚飞蝗的LC50(致死中浓度)为3.42×105孢子/mL.研究结果表明,3×108孢子/mL的D3-19孢子悬液对不同年龄阶段东亚飞蝗均有致死效果.其LT50(半致死时间)值分别为:羽化成虫(155h),四至五龄成虫(104.8h),三龄幼虫(54.6h),二龄幼虫(30.6h).  相似文献   
109.
萘对铜绿微囊藻和聚球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萘对不同粒径蓝藻的胁迫效应,采用5组不同质量浓度萘(0、0.01 mg/L、0.1 mg/L、1 mg/L、10 mg/L)分别对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PCC7806)进行为期7 d的处理,分析不同浓度萘处理下,藻细胞浓度、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探究不同浓度萘处理对2种藻的生长及生理影响。结果表明:(a)整个处理周期内,聚球藻的生长被显著抑制,其叶绿素a含量减小了3.9%~40.4%;(b)聚球藻的潜在光合作用能力、光合作用速率均有所减弱,但其耐受强光的能力有所增强,说明聚球藻对萘具有较强的敏感性;(c)萘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其潜在光合作用能力,但抑制了其细胞内叶绿素a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 GC-O-MS)分析潮汕牛肉丸煮制前后挥发性香气活性物质,同时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确定关键性香气活性成分。结果表明,在煮制前后牛肉丸中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成分,包括含硫化合物11种,醛类7种,杂环化类4种,醇类4种,烃类10种,酯类2种,酮类1种,酚类2种,酸类1种;嗅闻鉴定出12种香气活性物质,经OAV分析确认生牛肉丸中的关键性香气成分是二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甲基烯丙基硫醚、反式-2-辛烯醛、己醛、壬醛;熟牛肉丸的关键性香气成分是二烯丙基硫醚、己醛、壬醛、二烯丙基二硫醚。比较关键性香气物质OAV的前后变化,发现二烯丙基硫醚、甲基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甲基烯丙基二硫醚、反式-2-辛烯醛、己醛是导致潮汕牛肉丸煮制风味变化的关键性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