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2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292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208篇
教育与普及   2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558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91.
灯心草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薄层色谱自显影生物技术指导分离,研究灯心草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和重结晶技术,从该植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到两个化合物.化合物经^1HNMR,^13C NMR,ESIMS分别鉴定为2,7-二羟基-1,6-二甲基-芘(Ⅰ)和dehydroeffusol(Ⅱ).用滤纸扩散法测定dehydroeffusol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dehydroeffusol对所测试的4种革兰氏阳性菌和白色念珠菌显示一定的抗菌活性,对所测试的4种革兰氏阴性菌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2.
研究了在咪唑基二硫代甲酸苄酯的存在下,热引发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丙烯酸甲酯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共聚合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特征.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线性增长,分子量分布窄,ln([M]0/[M])与聚合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聚合物结构分析证明生成了含有环氧官能团的聚丙烯酸甲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在聚合物中的含量随着转化率和它在单体中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不过当单体中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比例增大时,反应速率降低.利用聚苯乙烯大分子控制剂,合成了含有环氧官能团的两嵌段共聚物,即聚苯乙烯-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甲酯)(PS-b-P(MA-co-AGE)).  相似文献   
193.
探究红参中分级醇沉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得红参粗多糖,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55%,60%,65%),分级沉淀得不同级分的红参多糖(RGP-55,RGP-60和RGP-65).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紫外、 红外扫描进行纯度和结构分析.CCK-8法研究红参多糖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体外药效研究,分析复方中药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及疗效,为常用中药的创新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TCMSP数据库获取中药复方制剂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O数据库筛选差异基因芯片数据,绘制火山图。通过Cytoscape3.8.0构建活性成分与肥胖的差异基因靶点图,创建蛋白互作网络,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MTT及Annexin V-FTIC/PI流式细胞术验证细胞生存及促凋亡效果。结果 获得中药复方制剂治疗肥胖的活性成分共204个,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黄芩素等;肥胖相关差异基因28个,对差异基因进行PPI拓扑网络构建,GO、KEGG通路涉及与胰岛素、激素、脂质及糖代谢相关的通路。MTT证实药物对3T3-L1小鼠前脂肪细胞有显著的浓度-时间依赖关系,72 h的IC50值为2.395 mg/mL;并可诱导前脂肪细胞的早期凋亡。结论 该研究提供了复方中药治疗肥胖的重要分子靶标、通路及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药效学研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5.
当今,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导致传统抗生素的疗效受到限制。抗菌蛋白是一类多样的天然抗菌分子,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通过与细菌相互作用破坏其完整性,从而实现杀菌作用。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抗菌蛋白还具有增强宿主免疫响应、降低细菌耐药风险等优势。阿米巴穿孔素A(Amoebapore A,APA)是一种由阿米巴原虫分泌的古老天然抗菌蛋白,通过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破坏细胞结构展现广谱杀菌活性。对APA的活性机制进行概述,旨在为开发以天然抗菌蛋白为基础的新型抗生素提供理论基础,以更好地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196.
扩增了枯草芽孢杆菌的ade基因, 重组入载体pMal-c2x中, 构建了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蛋白的表达体系. 通过IPTG诱导表达, 用MBP亲和层析法, 纯化该融合蛋白(104 700), 并通过SDS-PAGE对表达及纯化结果进行检验, 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 究. 分析结果表明: 该融合酶蛋白具有显著的腺嘌呤脱氨酶活性, 证明了ade基因是枯草芽孢杆菌中编码腺嘌呤脱氨酶的基因.  相似文献   
197.
考察了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在40~160 MPa高压处理前后的形态、 生理生化性质及代谢产物的絮凝活性变化. 结果表明, 高压对复合菌的形态有明显的影响, 对菌的生理生化性质影响较小. 絮凝活性实验表明, 高压作用下, 2号组成菌代谢产物的絮凝活性有明显的压力阈值, 在70 MPa时, 其絮凝率为60.9%, 而复合菌代谢产物的絮凝活性无明显变化, 几种压力下絮凝率皆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98.
针对应用了移动代理技术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在代理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基于多活性代理复杂信息系统研究方法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结构,即基于多活性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MLA).该系统将传统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两层结构扩展为三层结构,通过增加的一层结构对系统中各个检测代理活性状态值进行监测,使系统能够在多活性代理协商协调机理的指导下,根据代理活性状态值的变化来调整各代理的工作,从而达到保护系统中代理安全性以及维护系统检测稳定性的目的.在之前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仅仅对活性代理进行了定性分析,本文中则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在分布式入侵检测环境下定量分析代理活性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中活性代理的实现思路.最后通过对系统工作流程以及对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检测效果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看出,本文所设计的DIDS-MLA系统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比传统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以及基于移动代理的DIDS系统有明显改善,能够在强对抗环境下保证系统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9.
基于抗体-抗原原理的蛋白质印迹材料对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药物转运和细胞成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抗原决定基印迹材料具有模板易得、构象稳定、空间位阻小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综述了抗原决定基印迹材料的最新制备方法(包括抗原决定基本体印迹、抗原决定基接枝表面印迹、抗原决定基限域表面印迹、基于协同作用的抗原决定基表面印迹技术)以及在肽段、蛋白及细胞识别方面的应用.最后总结了抗原决定基印迹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在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CHF患者71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Ⅱ一Ⅳ)。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患者血浆β-EP浓度,采用床旁Triager BNP测定仪测定同期血浆脑钠肽(BNP)量。结果CHF各组血浆β-EP和BN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并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CHF组血浆β-EP与BNP呈显著性线性正相关(P〈0.01);血浆β-EP和BNP水平与EF值及EF呈显著性线性负相关(P〈0.01)。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越高则半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血浆β-内啡肽和BNP的水平是诊断CHF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并可用于心功能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