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6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图的一个正常的全染色如果满足不同点的邻点及其关联边的色集合不同,则称该染色法为点可区别全染色,其所用最少颜色数称为该图的点可区别全色数.给出了星和星、星和扇、星和轮的笛卡尔积图的点可区别全色数.  相似文献   
72.
单家寺油田湖相斜坡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坡扇沉积属重力流事件性沉积,在海相地层中出现较多,是一种重要的相类型。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相分析和地震资料解释结果,对东营凹陷单家寺油田湖相斜坡扇重力流沉积特征和平面展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为一套湖泊相斜坡扇沉积。根据研究结果建立了湖相沉积斜坡扇相模式。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三维地震资料解释、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的观察和描述,对21 Ma发育的深水扇特征、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心上发育正递变层理、鲍马序列和滑塌变形等多种典型重力流构造,指示了沉积物为半深海环境下的重力流沉积;地震资料上可识别出水道、水道堤岸复合体、朵体等典型深水扇构型;21 Ma深水扇沉积模式为陆架边缘三角洲-峡谷-深水扇的沉积模式,是在珠江口盆地的构造格局、相对海平面变化、坡折带演化、断裂系统的形成及古珠江三角洲的物源供给能力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和有效配置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74.
北京西山东麓和北山南麓广泛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地形.在按同地不同期洪积扇体平面组合关系和扇顶平面投影组合关系分类的基础上,永定河至关沟间的山麓洪积扇,其中尤其以北安河至西山农场之间的山麓洪积扇的组合类型特殊,即平面组合成串珠镶嵌型,平面投影组合成前进型.按扇顶抬升量,推算出相对抬升速度:1.3×10~4~8.4×10~3aB.P.为20.6mm/a;8.4×10~3~4.0×10~3aB.P.为1.8mm/a;4.0×10~3aB.P.以来为2.3mm/a.除1.8mm/a接近大部地区外,其余2个时期的速度均比该地区以外的地区大一个数量级,成为抬升异常区域.  相似文献   
75.
76.
李锋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9):41-41,36
本文主要阐述了自动控制变频调速装置在局扇上的应用,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节能效果可达37%以上,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节约能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面是变频调速装置在掘进头应用的节能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77.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验证了练习太极功夫扇不但对强身健体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构建和谐文明社会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广普及太极功夫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陈纲 《广西科学》2010,17(1):13-15
考虑经典Turán型问题的变形,并确定σ(F6,n)=4n+2,其中F6是6个顶点的扇图,n充分大.  相似文献   
79.
本文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分析了太极功夫扇的动作特点和健身价值,对在高校开设太极功夫扇选项课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待对高校太极功夫扇的大力推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0.
杨扇舟蛾GV的发病死亡时间,取决于感染龄期和GV的剂量。杨扇舟蛾GV可通过幼虫的病残体及其排泄物,在林间长期保持活性,成为次代杨扇舟蛾幼虫的传染源;自然条件下,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不能经卵传播;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与Bt混用后可迅速降低幼虫取食量,与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单用相比,感病幼虫第5天排粪量仅为单用的1/3-1/2,LT50值最大差3.6天,LT90值最大差6.9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