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66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3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山区陡坡河道洪峰流量大、历时短和泥沙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一种组合测流堰槽,并通过试验分析了该测流槽的水流特性、影响流量系数的因素和实用条件等,证实孽测流槽能用于陡坡河道上测流,并给出了水位-流量关系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2.
为实现沥青路面坑槽深度、面积和体积等多维度指标的自动、准确检测,利用三维激光技术对室内坑槽模型进行扫描,基于Matlab软件对激光点云数据采用不规则三角网(TIN)平面插值法重构了坑槽三维模型,进而结合等高线提取确定了坑槽边界,实现了坑槽多维度指标自动计算;对比了不同坑槽多维度指标计算误差,研究了激光线纵向间距对计算误差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坑槽深度、面积和体积指标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3.96%、4.58%和4.74%;当激光线纵向间距从1mm逐渐增大至20mm时,坑槽多维度指标计算相对误差逐渐增加;当间距为5mm时,坑槽深度、面积和体积指标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65%、6.32%和7.17%;当间距大于5mm后,坑槽三维重构模型逐渐失真并出现了部分缺失,从而导致多维度指标检测误差的增大;因此,为保证坑槽多维度指标检测准确度建议激光线纵向间距应不大于5mm;坑槽多维度指标准确获取将为路面破损层位判定、严重程度评价和修补材料估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基于单一薄壁金属结构具有稳定的、可控的塑性变形吸能优点及存在碰撞界面力过载缺点的现状,本文提出承载能力更高、界面力更加稳定的组合结构的设计理念,并对单层薄壁结构及双层薄壁组合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利用非线性显示动态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其耐撞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非对称变形模式下,薄壁组合结构耐撞性特性优于单层结构;对组合结构加工V型诱导槽后,其缓冲特性有较大提高,能进一步有效地控制吸能过程中的过载情况。  相似文献   
34.
分析影响承钢公司连轧生产线冷床区域对齐辊道的使用寿命及成品钢材对齐效果的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提出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的方案并予以实施,用以延长设备试用寿命,改善成品钢材对齐效果。  相似文献   
35.
卸荷槽的设计是外啮合齿轮泵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卸荷槽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齿轮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以CBG型齿轮泵为研究对象,CBG系列高压齿轮泵中,开设圆形或矩形卸荷槽不能彻底解决困油噪声及气蚀问题,为此采用猫眼式卸荷槽结构,并进一步运用健壮性设计方法优化结构参数,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6.
煤流在高速运转下,冲击煤仓壁,长时间的作用会造成煤仓壁的脱离、损坏。修复工作复杂且会影响原煤运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介绍了一种压气机盘的结构特点,对盘榫槽加工进行简要技术分析,提出加工出现问题,经过分析并采取措施,完成盘榫槽缺陷的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38.
2010—2011年冬季浙江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NCEP/NCAR 1°×1°格点资料,对2010—2011年冬季浙江两次强降雪进行了对比,通过对环流形势、水汽、动力、热力特征的诊断分析表明,2010年12月15日降雪过程是一次高空横槽转竖,地面强冷空气南下的冷过程,而2011年1月18—21日降雪过程是冷背景下西南气流北抬的暖过程;在700hPa两者都存在着西南气流的加强;850hPa,前者是东风急流,后者是西南风急流。两次降雪都有充分的水汽和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前者能量锋区是南压的,而后者是南北波动的;两次降雪都满足温度场的基本条件,并具有逆温结构,前者的逆温层深厚,后者的比较浅薄。  相似文献   
39.
徐登云  曹汝娟  强亚平 《甘肃科技》2011,27(23):122-124
切槽法依据局部应力解除法的力学原理,为测试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某一点的工作应力,在测试点上、下开两条一定深度的横槽,使测区内混凝土产生弹性恢复变形。通过对试验过程中混凝土应变测量,即可推定空心薄壁墩剩余预应力。  相似文献   
40.
利用大型可变坡土槽和室内人工降雨,模拟没有任何作物的裸土坡地在不同雨强下非点源硝酸盐氮产污过程.通过多次全过程的降雨量、径流、水质的同步观测,分析污染物浓度随降雨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在物理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