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15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961.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书写唐代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的苦难而著称,其诗作具有"诗史"的审美价值。在杜甫的诸多诗作中,也有不少山水田园诗,虽然没有其现实主义的诗作影响大,但也具有其特有的审美价值。杜甫的山水田园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佛禅思想的影响,本文以文学与美学的双重视角深入系统研究其创作的山水田园诗的佛禅特色与影响。  相似文献   
962.
日本作家石川啄木散文《旷野 》中的多重意象和意义的多元性 。意象对作者生平的解释 ,是日本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对人类命运的暗示 。  相似文献   
963.
宝玉挨打这一重要事件足以显现《红楼梦》的叙事指向,它透示出《红楼梦》在否定贾府肮脏现实世界之后,建构太虚幻境、大观园世界和创造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存在论意义;而宝玉拒绝冲突,则足以驳正以往盛行的各种冲突论观点.  相似文献   
964.
剑骨诗魂——李白与龚自珍诗歌中剑意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中,剑是一种很有文化意味的兵器,李白与龚自珍的诗中都多次使用了剑这个意象,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和个人遭遇的不同,剑在两人的诗中又显现出不同的特色。李白的剑是对建功立业的向往,是侠客的标志,是自由个性的体现,展示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龚自珍诗中剑和箫并用,体现了诗人灵魂在重重压抑中飞腾起舞的姿态,构成了龚自珍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65.
李贺是中唐时期颇负盛名的诗人,创造了大量不朽诗篇。在李贺现存的240余首诗歌中,近150余首或多或少地涉及声音描写,形成了丰富的声音景观。这些声音一旦与特定自然环境、身世遭遇结合,不仅产生深刻的情感内涵,而且在诗歌意境营造以及艺术表达方面都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66.
莲荷的君子形象深入人心,而这一形象却并非文人儒生所独有,在宋代诗僧笔下,以莲荷寄托情志、喻托己身的诗作层出不穷,丝毫不逊色于文人诗作.不同于文人以"君子莲"自况,宋僧将莲荷视为安禅写心的象征,以莲喻修行为佛教之义,咏物言志为赋诗之法,形成了独特的"禅者莲"形象.在思想层面,体现了诗僧平衡世俗与出世的理想人格建构;在诗艺...  相似文献   
967.
不论在当代的认知科学哲学中还是在认识论研究中,影像和意象一直是两个相近又不同的概念,以笛卡尔的第一哲学为轴心,可以得知二者在认识论研究中存在的症结,即影像和意象的概念存在意义模糊、混淆使用的问题。但事实上,不论是笛卡尔还是后来者,他们的心灵哲学都没有单一地限定影像的内涵,而都暗含着对影像概念的精致划分,且只有联系相对应的实体观点才能真正厘清其内涵。按照这一进路,我们可以发现认知过程中影像存在的不同层级和不同方式,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结果更是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968.
情感和想象决定了艺术创造的最终形式,同时又受制于创作文体。  相似文献   
969.
埃兹拉.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开辟了英美现代诗歌的先河,推动了美国新诗运动的发展;同时通过中国诗歌的翻译实践,他学会了掌握中国诗人构建意境的技巧:意象叠加和意象并置,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相似文献   
970.
《庄子》的用词可谓多姿多彩、变幻莫测,常常以多种不同的词语来描述同一事物、动作、状态等等,反映出对同一对象多向度的认知特色。因此,应立足于认知的角度对《庄子》的“一物多词”现象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