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18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0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本文主要涉及到的时应用在聚乙二醇回收行业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污染,指出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并且选择不同的复苏液进行复苏处理,复苏后树脂交换量大幅度提高。为离子交换树脂在聚乙二醇回收液中的使用和复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2.
本文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NKA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甘草酸三铵盐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特征,以期为甘草酸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提供理论支持。实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吸附动力学曲线和不同温度时的吸附等温线,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地描述了吸附动力学过程,使用Langmuir方程较好地拟合了等温吸附热力学过程。实验结果显示:NKA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酸三铵盐吸附焓变ΔH吸附和熵变ΔS吸附为正值,自由能变ΔG为负值,吸附活化能为Ea=36.01kJ/mol;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属于物理吸附范畴。  相似文献   
963.
采用抗坏血酸在室温下液相还原吸附在阴离子交换树脂微球表面的AuCl4-,同时实现Au微柱的形成及其阵列型组装,低成本、高通量地得到树脂为内核而柱状Au阵列为外壳的海胆状Au-树脂核壳微球。以NaBH4还原对硝基苯酚(4-NP)生成对氨基苯酚(4-AP)反应为模型,考察了海胆状Au-树脂核壳微球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海胆状Au-树脂核壳微球催化4-NP按照准一级反应还原成4-AP,反应速率常数为8.60×10-3min-1;只要简单过滤就可以完全回收Au-树脂核壳微球;该核壳微球经10次循环使用,4-NP的转化率仍维持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964.
碱土金属硫酸盐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醋酸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对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负载改性,在醋酸丁酯催化合成反应中考察离子交换树脂种类和金属盐种类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运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改性树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SO4和CaSO4改性的树脂催化性能较好。MgSO4改性后树脂骨架结构变化不大,特征紫外吸收峰发生红移,MgSO4与树脂的磺酸基团发生配位,形成新的催化活性中心。MgSO4的最佳负载量为5%,比未改性树脂的活性提高了30.1%。Fe3+不会影响改性后树脂的催化性能,且改性树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性能仍较稳定。  相似文献   
965.
以苹果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废弃的全氟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苹果酸丁酯,对影响合成苹果酸丁酯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5、催化剂用量0.7g、微波辐射时间25min、微波辐射功率400W时,苹果酸丁酯的最高产率可达90.9%.该催化剂绿色环保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6次苹果酸丁酯的产率仍然可以达到78.6%.  相似文献   
966.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精制香柏(变种)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以香柏(变种)总黄酮洗脱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D-101大孔树脂进行精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最佳精制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乙醇体积4 BV,水洗体积5 BV,上样量为11 mL,样液浓度为0.15 mg/mL,吸附30 min,吸附料液比(大孔吸附树脂:黄酮类物质溶液,g/mL)1.2: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香柏(变种)总黄酮洗脱率可达92.21%,香柏(变种)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由精制前的4.41 g/100 g提高到50.21 g/100 g.结论:该法操作简单、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67.
文章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NP对粒毛盘菌YMU50胞外多酚(LTEP)积累的影响及LTEP纯化工艺。与对照组相比,0.05mmol/L SNP与0.10mmol/L SNP浓度处理下LTEP最大积累量(第8天)分别提高了6.06%和12.12%,而0.20mmol/L SNP浓度处理下,LTEP积累量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通过筛选得到80~100目聚酰胺树脂对LTEP的静态吸附性能与解吸效果最好。利用80~100目聚酰胺树脂对LTEP进行纯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吸附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为2mg/mL,pH值为4,速率为1BV/h;最优解吸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20%,洗脱液流速为1BV/h,乙醇用量为500mL,洗脱液pH值为8.5。采用Box-Behnken组合设计优化解吸条件,得到最优解吸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18%,洗脱液流速为0.98BV/h,乙醇用量为599.99mL,洗脱液pH值为9。在最优吸附与解吸条件下得到的LTEP的纯度为75.45%。  相似文献   
968.
目的研究NDA-150树脂对邻氨基苯酚废水的吸附效果。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邻氨基苯酚在不同条件吸附后的浓度。结果温度对邻氨基苯酚在NDA-150树脂中的吸附行为影响较大,低温更适合NDA-150树脂的吸附。在吸附初期,流量越小,吸附效果越好;在吸附后期,随着低流量的树脂吸附接近饱和,出水效果明显降低。pH对NDA-150的吸附影响较大,酸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在温度为50℃,流量为2BV.h-1时,选用1BV 8%NaOH+1BV 4%NaOH+3BVH2O组合作为脱附剂,脱附率可接近100%。结论 NDA-150树脂对邻氨基苯酚废水的吸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69.
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CaSO_4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并选用一种市售材料作对比,研究摩擦时间对两种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及EDAX观测磨损表面形貌及成分变化,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摩擦时间的变化,自制材料摩擦系数维持在0.45左右,制动平稳性较好,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市售材料摩擦系数在0.32~0.36范围内波动,制动过程易产生颤动和噪声,磨损机理以粘着磨损和热疲劳磨损为主;两种材料摩擦表面平均温度及其磨损率均随着摩擦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且与对偶件存在明显的粘着效应.  相似文献   
970.
为了制备一种超疏水涂层,先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羟基硅油(PDMS)反应合成了中间体H-PDMS,再让H-PDMS和环氧丙烯酸树酯(EA)反应,得到PDMS改性的环氧丙烯酸树脂(PEA),之后与疏水型nmSiO_2共混涂膜,UV固化可制备出一种超疏水涂层。采用红外光谱、接触角测量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百格测试仪等表征了接枝材料的化学结构,涂层的疏水性、附着力等。结果表明:硅烷链段成功地接枝到EA的侧链上,当H-PDMS添加量为80wt%,nm SiO_2添加量为30wt%时,制备的涂层表面具有明显的微纳二级粗糙结构,接触角可达155°,滚动角小于3°,且在铝片上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自清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