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7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0篇 |
丛书文集 | 6篇 |
教育与普及 | 2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89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3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诺顿近年来系统地发展了一种新确证理论,反对将归纳推理形式化,并且认为诸如简单性这样的理论评价标准也不是普遍有效的;相反,一切归纳推理都是局部性的,并且归纳推理只能通过局部有效的事实性证据得到辩护。以实质归纳理论为基础,诺顿给出了两个解决绿蓝悖论的方案。在他的第一个解决方案中,他认为可以从经验证据的角度打破绿蓝悖论的困境;但是在他的第二个方案中,他认为在想象的时空膨胀情况下,没有任何经验证据能够对相互矛盾的假说进行区分。绿蓝悖论成为经验证据效力消失的边界。但是,在诺顿的实质归纳理论中,实际上也需要预设某种普遍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2.
正由古希腊哲学家创建的一个悖论,直到19世纪才被驳倒。而揭穿这个古老悖论的数学思路,在今天的医学领域得到了应用。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约公元前490~约前430)是出了名的喜欢创制非常难解的谜题的人。他想出了一系列看似很有理、却又明显矛盾的情形,它们被称为"芝诺悖论"。芝诺悖论中有九个悖论流传至今,其中最著名的、 相似文献
173.
174.
175.
为了揭示车轮悖论产生的原因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以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圆轮为研究对象,构建同心圆下边缘在水平面上碾压的运动模型,应用点的运动学、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的理论研究了车轮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其上任一点的运动规律,从运动学角度对亚里士多德车轮悖论进行探秘。研究发现,只有当圆轮滚过一圈时轮上各点才具有相同的位移,且此时圆轮上各点位移的大小仅与轮的运动形态有关;圆轮上各同心圆的下边缘在水平面上所碾过的长度仅与圆轮滚过的角度θ及圆轮的运动形态有关。当半径为R的圆轮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且转过角度θ时,圆轮上各同心圆在水平方向所碾过的长度均为Rθ;当圆轮边滚边滑时各同心圆在水平方向所碾过的长度也均相等但都大于Rθ;同心圆随着圆轮滚动的过程中,在任意时刻同心圆的下边缘点相对于地面有滑动,这是同心圆随圆轮滚过一圈时其在水平方向上碾过的长度不等于该同心圆周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6.
本文给出了一般线性规划问题出现“少反而多”现象的一个充要条件和一个充分条件。第三部分给出了文[3,4]的一个注记。 相似文献
177.
178.
形而上学实在论者认为不存在模糊对象,逻辑学家们在考虑模糊性问题时则面临语言的实际使用问题。如果模糊语言不能转化为理想语言但本身又是难以避免的,日常语言或者至少是包含不精确的语词的语言将会一直存在。哲学不能永远使其自身限制在假想语言的逻辑结构的理论之中。有关模糊性问题的讨论体现了当代哲学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相结合的前景,标志着分析哲学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蕴含了实用主义向新实用主义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9.
胡义成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1)
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研究中,应该坚持“商赋人权论”和“人权悖论”的观点。基于此,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人权问题上,无论是对内对外,均须采用“二重化政策”。即一方面宣传社会主义与人权的兼容性以击退西方“人权外交”的进攻;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剖析西方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时,是如何利用人权的悖论性质以售其奸的。 相似文献
180.
由于人的思维的简单线性、形而上学、守旧与技术创新辩证本性相冲突,造成了技术创新的悖论。首先探讨了技术创新悖论的类型,如技术领先与后发优势的悖论、突变式创新与渐进式技术创新悖论、技术创新管理与技术创新发展悖论、技术创新与技术守旧悖论等,并深入探究了技术创新悖论形成的原因,即认知障碍、行动障碍和陈旧的创新模式。最后,结合最近发展的文献,结合开放式创新、生态创新、集群式创新、知识联盟、学习性组织等理论,对如何打破和超越技术创新的悖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