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泄洪雾化实际上是水气两相流体混合运动的过程。笔者从描述流体运动的质量守恒以及动量守恒方程出发,建立描述泄洪雾化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模型。求解过程中采取了相应的非线性项求解策略,解决了求解过程中的数值收敛性与稳定性问题。通过与传统的方腔驱动流动算例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根据水布垭电站溢洪道及河谷地形地貌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网格,并对其泄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泄洪实测数据对比发现,该数值方法对泄洪雾化过程中的风场、雨场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2.
1994-1998年红山咀电厂采取“抽水融冰技术”,“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和扩建二级电站渠道枢纽泄洪工程等技术措施,在防治冰,沙,洪水危害方面取得了成功,改善了发电生产运行条件,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3.
介绍三峡工程大坝后期冷却通水的计算方法和通水方案,并以泄洪坝段为例,根据混凝土无内热源的热传导方程和三峡工程具体情况确定的初始条件,推导出适合三峡工程的混凝土降温时间公式和对应的温度曲线、混凝土冷却中的任一时间的平均温度和对应的温度曲线,为掌握闷温时机、及时提供接缝灌浆部位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4.
江汉平原堤防存在的问题与防洪减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多年在湖北省堤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荆江堤防和江汉中下游堤防存在的六大问题-堤防防洪标准偏低、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堤防安全性系数不高、沿堤老化的排水设施(涵闸、泵站)病险多、河道防洪系统存在缺陷、防汛抢险的通道局部不畅;提出了防洪减灾的措施-堤防加固、河道整治、水库调蓄、易发生洪水的低洼区及湖区建设规划、城市防洪以及非工程防洪措施等。  相似文献   
45.
长江流域洪灾探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了长江流域洪灾的类型特征、水文特征、灾害特征,指出长江流域洪灾类型多样、水文特征复杂、灾害损失巨大且历时时间长;全面系统探讨了长江流域洪灾的成因,指出暴雨和河湖蓄泄洪能力不足是成灾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应对长江流域洪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6.
芙蓉江鱼塘水电站泄洪消能方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芙蓉江鱼塘水电站的泄洪特点,通过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两种泄流消能方案,最终推荐了一种比较符合该工程实际的泄洪消能系统方案.该泄洪消能系统大大减轻了下泄水流对河床基岩的冲刷作用,满足了该工程的泄洪消能任务.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万家寨电站泄洪底孔闸门开度测控系统存在的缺陷,分析了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造方案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8.
文章总结和回顾了福建在筑坝和泄洪技术方面的研究、实践与进展,着重介绍了高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坝的防渗结构和层面抗剪强度研究,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防裂技术、新型止水结构、挤压式混凝土边墙和新近建成的胶凝砂砾石围堰等坝工技术,以及具有福建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拱坝大差动齿坎泄洪结构,宽尾墩一阶梯式坝面一戽池联合消能结构和宽带低真空实用堰的设计方法等大坝泄洪技术、旁侧溢洪道扩散泄洪技术和未完建面板堆石坝过洪技术.  相似文献   
49.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与传统钻孔检查方式相比,具有快速、准确、费用低等特点.在三峡工程泄洪坝混凝土质量检查中,首次大规模采用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检测出的缺陷区域内,通过灌浆孔检查资料与无损检测成果验证分析表明,无损检测技术能有效地查清混凝土缺陷性状及范围,说明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是检测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方法,可作为混凝土质量检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0.
由于泄洪隧洞明流弯道流速大、弗劳德数高、流态复杂,因此极少在工程中应用,相关水力特性研究也较少。本文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城门型泄洪洞急流弯道及其下游水流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弯道内水流具有轴向前行与由凸岸流向凹岸的横向运动,由此产生凸岸水面逐渐降低、凹岸水面逐渐爬高的发展趋势;凹岸水流超过隧洞直墙的部分紧贴洞顶继续沿轴向前行,同时其横向运动方向演变为由凹岸指向凸岸;洞顶贴壁水流跃过洞顶最高点后,沿着凸岸直墙下滑,形成瀑布;水流在弯道内呈现出环状状态,在下游平直隧洞内逐渐演变为表面起伏波动的水流。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凹岸水流冲击拱顶初始位置及第一波峰冲击拱顶范围的预测经验公式,为泄洪隧洞弯道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