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8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44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51.
152.
在微裂缝油藏开发过程中 ,油藏流体压力的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微裂缝的张开或闭合 ,油藏的绝对渗透率随之发生变化 ,而且微裂缝的存在使油藏渗透率呈现较强的各向异性 ,从而影响油藏的开发。针对这些特性 ,分析了微裂缝的存在对油藏绝对渗透率大小和主轴方向的影响 ,建立了含天然微裂缝低渗透油藏的三维、三相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油藏模拟软件。运用该软件进行了典型油藏单元的实例计算 ,结果表明 ,开采初期微裂缝油藏日产油量比常规油藏高 ,而后期则比常规油藏低 ,且采出程度总比常规油藏高  相似文献   
153.
辽河西部凹陷曙 10 3块潜山由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泥粉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 ,其主要的储集空间包括溶蚀孔洞、构造裂缝及微孔微缝等。该区溶蚀孔洞非常发育 ,根据其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型溶洞及溶孔 ,其中大、中型溶洞常因坍塌和充填而失去储集能力 ,而小型溶洞和溶孔等则成为该潜山的主要储集空间。高角度构造缝对该储层储集空间的贡献最大 ,其优势发育方位为北东—南西向 ,与区域构造线方位一致。压力测试结果表明 ,该区储层中显微级的微孔和微裂缝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后 ,替代宏观溶孔和裂缝而成为主要的供油空间 ,这表明它也是很重要的储集空间。对各井开采现状及采油层段的对比研究表明 ,曙 10 3块潜山储层的发育受古地貌位置、构造位置及沉积旋回的控制 ,好的储层段主要分布在潜山顶面及地貌高点  相似文献   
154.
由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水杨酸钠、KCl制备了清洁压裂液,通过流动实验系统评价了清洁压裂液静滤失、动滤失对阜东斜坡区头屯河地层特低渗透砂砾岩岩心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洁压裂液静滤失对阜东岩心伤害率可达30%左右,动滤失对阜东岩心伤害率很小.进一步通过分析破胶液黏度、润湿反转作用、乳化作用等因素,发现清洁压裂液与岩心的油相发生乳化作用是导致岩心静滤失伤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5.
156.
我国低渗透油气田石油地质储量丰富,CO2无毒环保与原油有很好的混溶性,已经证明对于水驱效果不好的低渗透油藏和小断块油藏,CO2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影响CO2驱油的主要因素有:储层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沉积韵律、地层倾角。在初始参数的基础上调整各影响因素的参数大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出该影响因素对注CO2的采收率的影响,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复杂油气藏精细表征及剩余油分布预测"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合作完成,由地质、地球物理、岩石物理和油藏工程科技人员组成多学科、大兵团联合协同科技攻关团队,参加人员达285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6人,中级职称人员12人,初级4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43人,课题负责人为林承焰教授。  相似文献   
158.
通过对江苏、安徽两省凹凸棒石粘土成矿带坡缕石含矿层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外生条件下,特别是形成凹凸棒石粘土的强碱性介质条件下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即在低温条件下,它们的化学活泼性显著减弱;它们的赋存形式除与元素的离子半径,水合半径,水合能(K/mol)有关外,还与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矿物表面电化学性质,以及外生成矿地球化学环境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59.
为了研究贝尔凹陷油藏形成过程及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利用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自生伊利石Ar和K同位素测年资料,结合储层埋藏史和热史,将油藏按成藏期分为早期和晚期2种,早期油藏主要形成于伊敏组沉积晚期,剖面上主要分布在基岩、铜钵庙组和南一段,平面上贝中、苏德尔特、霍多莫尔和呼和诺仁4个油田皆有分布.晚期油藏主要形成于伊敏组沉积末期~青元岗组沉积时期,剖面上主要分布在大磨拐河组和南二段,平面上仅分布在贝中和霍多莫尔2个油田,早期油藏形成过程中油富集主要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控制:源岩区控制着早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范围;反向断裂翘倾隆起和洼中隆是早期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为早期油气藏形成提供了储集空间.晚期油气藏形成过程油富集主要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控制:南一段源岩区控制着晚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范围;反转构造是晚期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长期发育断裂为晚期油气藏形成提供了输导通道.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