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61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875篇
系统科学   1105篇
丛书文集   972篇
教育与普及   4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6篇
现状及发展   118篇
综合类   24232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545篇
  2020年   462篇
  2019年   474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807篇
  2014年   1590篇
  2013年   1459篇
  2012年   1677篇
  2011年   1903篇
  2010年   1785篇
  2009年   1860篇
  2008年   1906篇
  2007年   1664篇
  2006年   1235篇
  2005年   1074篇
  2004年   1067篇
  2003年   976篇
  2002年   815篇
  2001年   752篇
  2000年   545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张妤 《科技咨询导报》2008,(11):185-185
本文尝试将使用状况评价这一建筑设计领域中的研究理论引入城市公园,井对其在城市公园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可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由此为这一新鲜的研究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2.
邓梅 《奇闻怪事》2008,(6):23-24
课堂教学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交流中动态推进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到教学的现实起点,即时做出回应和评价;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评价,思维得到确认、点拨和启迪。在这种互动的信息交流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不是都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呢?本人在长期的听课调研中发现,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无效或低效的现象极为普遍。由下面的课堂教学片段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3.
介绍了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的含义,通过对山西省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研究,提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4.
通过对建设五棵树开发区周边环境状况影响评价,指出影响环境因素。根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给出建立综合治理污染措施及手段,并对开发区建设后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5.
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的自我监控。”自我反思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66.
提问是英语教师常用的课堂教学技巧之一。提问可以增加师生之间课堂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的内容上,并有利于教师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对其学习行为和效果做出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67.
介绍了信息素质的含义,阐述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建立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对学生信息素质进行测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8.
社会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传统体育教育专业社会评价工作流程图,指出传统体育教育专业社会评价的不足,并在探讨基于网络环境体育教育专业社会评价的优势、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试图设计出网络环境下体育教育专业社会评价体系,以期为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社会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9.
信息时代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以网络技术作为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受到建构主义及后现代理念的影响,改革成为迫切的要求。大学公共英语的学习者的差异性和个性发展要求决定了统一标准和统一模式的评价手段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新世纪教与学的真实意义。寻求一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课题。  相似文献   
170.
从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指标入手,指出由于指标本身存在缺陷,使公司有机可乘,而使舞弊造假时有发生。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的假设,以达到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维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