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7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3篇 |
丛书文集 | 31篇 |
教育与普及 | 7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8篇 |
现状及发展 | 7篇 |
综合类 | 23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46篇 |
2013年 | 133篇 |
2012年 | 146篇 |
2011年 | 147篇 |
2010年 | 121篇 |
2009年 | 116篇 |
2008年 | 131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地表油气化探影响因素众多,不同地区主导因素也不尽相同.通过对若尔盖地区近地表油气化探原始数据特征分析,认为该复杂地貌区的化探样品分析数据差异较大,其干扰因素主要源于地形地貌和样品岩性等差异.为了研究不同地形地貌特征可能对化探指标的影响,利用地表遥感图像解译对研究区进行了地球化学景观分类,分别统计背景值,以消除不同景观条件下对化探成果的干扰影响;为了抑制不同岩性造成的干扰,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找出区域总样品数中比例大、岩性相同的原始分析数据作为标准,对全区样品进行分类,利用比值法进行校正.最后通过综合异常分析,给出了3个可能的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2.
油气包裹体在油气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十分最要的应用价值,而油气成藏年代和成藏期次的确定是油气系统研究中首要的方面。本文在宿主矿物的成岩作用和包裹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烃类包裹体相共生的气体-盐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测定,并结合区域地层沉积埋藏史和热演化史,简单介绍了油气藏成藏年代及运移期次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3.
利用岩芯观测、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等方法,总结了于奇地区哈拉哈塘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应用荧光薄片与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了油气注入史与成藏规律。结果表明,区内哈拉哈塘组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砂岩、中砂岩、砾质不等粒砂岩和砾质砂岩,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为大容积、渗透性能好的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中的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有利的储层分布区位于区内中部YQ3—YQ4—LX4—LX2井区一带。提出断裂是油气成藏的重要输导条件,燕山期油气藏逐步建立、喜马拉雅期圈闭定型与油气藏重建是重要的成藏机制,构造圈闭和断裂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4.
锥体锥度对油气分配器液相分配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油气润滑系统中油气分配器的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仿真了分配器分配界面油气两相的分布,计算了不同锥度时出口的液相分流系数,分析了锥体锥度对油气分配器液相分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锥体锥度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气分配器对油液分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5.
106.
高邮凹陷油气运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邮凹陷油气在运移过程中的油气比和甲烷含量的变化推得垂向及侧向运移系数,进而对该区油气运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油气运移程度具有"下低上高、内低外高"的趋势,即在深凹带,垂向上运移程度及运移系数自下而上依次增加,平面上深凹带和内斜坡带油气运移程度低,而外斜坡带和低凸起运移程度高.整个凹陷油气运移方式为垂向-侧向混合式,但不同二级构造单元油气运移方式有所不同.深凹带相对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斜坡带、低凸起带则以侧向运移为主,垂向运移为辅. 相似文献
107.
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检测技术是目前寻找油气藏的主要技术。根据Zoeppritz简化方程,确定出AVO属性求取公式,通过实际模型确定出储层在含油气与含盐水情况下的差异,可以通过AVO交会图来模拟由烃类因素引起的异常现象和变化趋势。模拟结果表明,应用λρ属性剖面与μρ属性剖面交会图、P波波阻抗与泊松比属性剖面交会图,能够检测出含油气砂岩所引起的异常变化,根据交会图中的异常范围,可以标定出含气层在钻井地层中的位置。验证结果表明,利用AVO属性剖面的交会图确定气层范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岩性参数计算是AVO反演技术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8.
利用ADAMS/Car建模软件,建立某MPV麦弗逊式前独立悬架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角等特性曲线,为该车型的前悬架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9.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2
<正>为了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搭建高水平的实体化研究平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猫准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领域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于2012年9月正式成立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非常规院五年规划编制50人。目前聘请特聘教授1名,在岗13人中,教授3人(含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2人,讲师8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全国模范 相似文献
110.
运用流体势原理和油气运移成藏理论,研究了油田注水开发中强化开采及油气重新运移聚集形成剩余油机理和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认为以储层非均质性和构造为主的静态因素与水动力、重力、浮力和毛细管力以及摩擦力等构成的动态因素共同控制剩余油的分布。其中水动力和浮力为油气重新运移聚集的主控因素。油藏内剩余油运移聚集遵循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聚的流体势原理。油藏内的低势闭合区是油气重新运移聚集的有利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普遍分布、局部富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