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5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F油层是大庆外围油田现阶段主力产油层之一,研究它的矿物含量对速敏的影响对高效开发该油层有很高的指导意义。使用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和偏光显微镜分析得出F油层天然岩心的各种矿物含量。通过速敏实验,得到岩心的速敏指数。在多种矿物影响下,使用SPSS分析软件确定多种矿物含量在控制变量下的相关性,得出F油层速敏的主控矿物,分析得出主控矿物与速敏指数之间的关系,拟合出一个矿物含量与速敏之间的数学模型,为高效开发该储层油气资源提供保证,并为速敏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2.
潜山油藏作为非常规油藏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陆续实现突破。Bongor盆地2013年首次发现潜山油藏,针对该盆地潜山岩性复杂,储集空间多样,储层识别和评价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对大量的岩心数据进行分析,基本厘清了Bongor盆地潜山岩性,通过分析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确定了岩性识别定量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分析其力学性质,优选出了优势岩性,并利用常规测井曲线,结合全烃值和峰基比的方法,首次建立了该盆地潜山油藏储层和油层定性定量识别标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3.
油层物理实验在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加强该实验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油层物理实验教学构建了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主讲教师参与教学、增加探究性实验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4.
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砾岩油藏具有岩性物性背景复杂以及油层电阻率变化幅度大等特点,其水淹层的定量评价已经成为油田二次调整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测井、取芯、测试等分析资料,应用油气运聚成藏理论,在储层品质因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砾岩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模型。定义原始含油饱和度和目前含油饱和度的差值与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比值为储层的采出指数,表征注水开发以后到目前油藏状态下储层动态水淹的特征参数,与传统的产水率和含油饱和度两个水淹特征参数相比,其优势在于考虑了油层动态水淹的过程,消除了砾岩油藏本身因为电阻率变化幅度大且单一利用目前含油饱和度定量评价水淹层的缺点。将该法应用于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水淹层的评价中,对比研究了含油饱和度、产水率和采出指数3个参数对砾岩油藏的水淹敏感性。结果表明:采出指数敏感性最高,识别准确率达到89.58%,提高了砾岩油藏水淹层的识别精度,为克拉玛依油田井网调整和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5.
 目前能够过套管测量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主要有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碳氧比测井、中子寿命测井、中子伽马注钆测-渗-测、脉冲中子-中子测井(PNN)等。综述了套后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评价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测量原理、技术应用、适用性及实例,总结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6.
刘磊  刘风卫  刘继文 《科技信息》2010,(20):371-372
扶余油层为大安油田红岗北区主要产油区块,通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地质地震资料以稳定的泥岩层做为对比标志,采用沉积旋回指导思想,将扶余油层分4个砂组和25个单砂层,基本建立了单层地质构架.在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时选用了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时差、电阻率等有代表性的测井曲线.通过对地层岩性、电性、沉积微相、沉积旋回特征反复多次的对比研究,最终得出扶余油层的25个单砂层的具体地质信息,结果表明红岗北区扶余油层由西至东层厚逐渐变薄,岩性逐渐变细,单砂层层厚变化较大,扶余油层以粉、细砂岩为主,其它地层多为泥岩.结合各方面的资料经研究分析后得出Ⅰ砂组和Ⅱ砂组为扶余油层最有利的挖潜层位,其中F1b、F2a、F4a、F5b、F6a、F6b、F7a单层为油层中的有潜力单层,优势潜力区主要分布在H87-3、H73-2和D45-14-12并周围.  相似文献   
87.
金宝强  舒晓  邓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5):6033-6040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韵律性、平面非均质性、断层边界及纵向夹层等影响,油层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为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结合新钻井水淹层测井解释成果、密闭取心、生产动态及油藏数值模拟等资料,对渤海Q油田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调整井挖潜策略。认为油层底部、井点附近及边水油藏注采主流线水淹严重,油层中上部、井间区域、遮挡带附近和底水油藏边部水淹较弱或未水淹,纵向上井间区域水淹层占比为8%~65%,平面上生产井有效动用半径为70~150 m。提出利用水平井进行井间加密、边部完善井网、垂向穿夹层动用屋檐油及井网调整等挖潜策略。结果表明:利用水平井挖潜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可有效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并为海上类似油田的调整挖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8.
<正>川口油田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后,陆续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如,地层压力递减、注水后产生油井高含水、水淹、停产等问题,导致油田产量下降,影响了油田的经济效益。一、油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采油井水淹后,给注水油田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加大注水量会加快水淹进程,而减少注水量则会导致油井产液、  相似文献   
89.
油气勘探的实践成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断层分布的控制。通过对两井东—木头南区扶余油层石油地质特征、已提交探明储量区及有利区块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通过以西南为主要物源方向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北北西断层垂直或者高角度斜交的大型反向正断层的有效匹配,形成了邻凹侧具有有利富油的条件。分别通过对反向正断层形成的机制及背景、研究区发育分布特征、以及反向正断层聚油机理–模式进行研究表明,反向正断层对油气的聚集与分布有以下控制作用:控制油气聚集的类型、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控制油气聚集的层位、控制油气聚集的部位,为今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0.
辽河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地质储量占各类油藏地质储量的7.7%,开采程度较低。处于中晚期开发阶段的辽河油田,挖掘渗透油藏的地质储量,其采收率如果能够提高1%,那么将会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压裂是改造低渗透油层提高油井产量的强化措施。本文以欢北地区低渗透油层——杜家台油层为例,对低渗透油层压裂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适合低渗透油层的及压裂液、支撑剂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