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丛书文集   64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71.
孙骁  潘冰  王欣  张福云  陈涛 《甘肃科技》2022,(22):12-16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在2019年颁布的环保排放标准中,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均作出了严格要求,致使之前使用的一些传统VOCs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新标准的排放治理要求。本文阐述了一种沸石转轮浓缩+蓄热式氧化炉的新型VOCs废气处理工艺的工作原理和此种工艺在Y涂料公司1生产车间的应用,这种工艺净化效率高,不仅可以满足国家相关环保排放标准,还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以便在实现环保目标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Y涂料公司为甘肃省首次采用沸石转轮+蓄热式氧化炉联合工艺处理VOCs废气的企业。  相似文献   
672.
沸石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对用天然沸石和用NaCl再生处理后的沸石去除不同氨氮浓度不中的氨氮的实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和再生沸石对含氨氮废水有一定去除效果,其去除原理主要沸石以非离子氨的吸附作用和与离子氨的离子交换作用,且前者总强于后者。  相似文献   
673.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后续脱氮除磷处理工艺的占地及成本问题,以廉价天然沸石为原料,制备了能够同步脱氮除磷的复合改性沸石,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季铵盐-氯化钠复合改性沸石不仅去除氨氮,而且实现了同步去除磷和硝氮,脱氮除磷速度快,效率高,且去除互不影响;对氨氮、磷和硝氮的吸附数据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当该沸石在生活污水中的投加量为50 g/L时,实际出水水质可由一级B一步提高到一级A,对氨氮、硝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高达71.09%,91.18%,93.11%.吸附饱和后的沸石经单一的NaCl溶液再生后可循环使用,且再生时间短,操作简单.该复合改性沸石在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4.
近年来,新型纳米抗菌材料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制,在抗菌膜方面展示了不容忽视的潜力.但是,如何提高这些抗菌剂穿透菌膜胞外聚合物基质(EPS)的能力,以达到低剂量、高疗效的目的,仍是一个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通过一锅法成功合成了一种带正电、靶向菌膜中胞外脱氧核糖核酸(eDNA)的沸石咪唑框架纳米复合颗粒(ZIF-8@D).研究发现,ZIF-8@D能够迅速穿透菌膜,并在菌膜内部释放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DNase I能水解菌膜中的eDNA,以达到分散菌膜的目的 .这项研究不仅为设计高穿透性的抗菌膜材料提供了新思路,而且拓展了沸石咪唑框架结构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5.
沸石在矿物中通常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分布在陆相湖盆中,浊沸石密度小、抗压易溶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作为成储及成藏的示踪矿物。浊沸石的特性影响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导致开采率降低。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恒速压汞等研究方法,对岩石内部孔渗结构进行观察,以时间作为主轴对储层的成岩史、埋藏史、构造特征及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孔隙之间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压实和胶结作用都是由胶结物与浊沸石胶结物影响储层使储层成为一个富集区域。  相似文献   
676.
以^129XeNMR技术,定量测定了稀土离子在Y沸石/白土基质上的分布,当稀土含量低时,大部分稀土离子位于Y沸石的笼中;当稀土含量超过Y沸石的最大理论交换量时,沸石笼中稀土离子含量只能达到理论交换量,其余稀土离子可能分布于不能吸附Xe的缺陷位或白土基质上。  相似文献   
677.
阐述了萘的异丙基化反应的意义及研究概况,着重分析了物料配比对高压釜中萘的异丙基化反应的影响,得到在0.1L高压釜中的最佳物料配比为:0.0375mol萘/0.1mol异丙醇/10mL 氢化萘/1.5g丝光沸石。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度脱铝丝光沸石为原料,按实验确定的物料配比在高压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50℃,反应时间为3.5h,得到萘的转化率为44.8%,产物的β,β-DIPN的选择性为95.4%,2,6-DIPN的选择性为73.0%,2,6-DIPN/2,7-DIPN的值达到3.25。  相似文献   
678.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苯胺在HY和丝光沸石分子筛孔道中的电氧化聚合行为,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电位氧化苯胺聚合得到单一状态的纳米聚苯胺;苯胺在不同分子筛孔道中电氧化聚合的电位有较大差别,与HY相比,苯胺在H型丝光沸石分子筛孔道中的电氧化聚合需要提高氧化电位(大于等于0.40V)。  相似文献   
679.
以程序升温分解为主要研究手段,分析了β沸石中四乙基胺模板剂的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四乙基胺模板剂的热解解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发生的是包藏于沸石孔道中的四乙基氢氧化胺的第一级Hofmann降解反应;第二阶段是平衡骨架负电荷的四乙基胺离的第一级Hofmann降解反应以及第一阶段降解物Et3N再吸附后发生的连续不同级乙基取代胺的Hofmann降解反应;第三阶段是并两阶段的降解产物再吸附后,再吸附物的连  相似文献   
680.
NaX沸石复合吸附剂的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增强固体吸附床的有效传热,提出一种以NaX沸石为主要成分的固化复合吸附剂,对其吸附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优于沸石颗粒,其最大吸附量接近于沸石原粉,吸附平衡时其导热系数约为0.23W/(m.K),试验表明,吸附剂的真实导热系数受吸附量的影响很大,而其有效导热系数除了受真实导热系数的影响外,还与吸附量的变化]率有关,对复合吸附剂在余制冷及太阳能制冷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用于余热制冷的新型吸附床结构,并分析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单体或太阳能制冷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