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6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465篇
系统科学   123篇
丛书文集   474篇
教育与普及   6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76篇
现状及发展   119篇
综合类   1164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505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41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310SS在表面覆有KCl盐膜时于750-800℃下的腐蚀,结果表明,750℃时在固态氯化物盐膜下,310SS加速腐蚀主要按“活化氧化”机理进行,而在熔融态盐膜下尚受到800℃熔盐的影响,另外,经长期时效处理后,310SS除均匀腐蚀外,沿晶界σ还发生了择优腐蚀,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讨论了材料的加速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22.
电磁相分离法制备自生表层复合材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电磁相分离法制备出以初生富铁相(AlSiFeMn复杂金属间化合物)为增强相,表层硬度为HB62.25,基体硬度为HB59.00的Al-11.70%Si-1.20?-1.50%Mn合金自生表层复合材料,增强相的显微硬度为HV 842。87,大小为20-80μm,该表层复合材料同基体材料相比,耐磨性提高了57.41%,所用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为解决材料在服役环境中不同部位,不同性能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3.
提出了一种把脉冲电源的输出两极均作为沉积电极、被处理试样作为一种感应电极、利用产生的串联脉冲放电沉积金属涂层的新技术. 通过“针-板-针”电极系统的放电电压-放电间隙测量实验证实了上述串联脉冲放电的物理过程. 采用振动式串联电脉冲沉积设备在Ni20Cr合金基体上成功地制备出了Ni20Cr微晶涂层和Ni20Cr弥散Y2O3微晶涂层. 95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 Ni20Cr合金微晶涂层极大地提高了基体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同时还证实在微晶涂层中施加细小弥散Y2O3颗粒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涂层的氧化速率及提高氧化膜的抗剥落性能.  相似文献   
24.
下寒武统大林子组溶解蒸发岩系旋回层序及渗流构造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祥化  葛铭  蔡国印  旷红伟  刘燕学 《科学通报》2002,47(14):1113-1117
《科学通报》第44卷第16期发表了《华北中新元古代及早古生代地震灾变事件及与Rodinia的关系》[1]一文(以下简称《华北》),涉及辽宁大连下寒武统大林子组的成因问题.我们曾先后于1984~1986,1993~1995和2001年对该组地层进行过详细的旋回层序、微层序和岩石学及微组构成因研究,对大林子组中段溶解蒸发岩系进行了几至几十厘米的超微层单元逐层观测取样,进行室内显微岩石组构和化学组分分析.本文按层序、岩石组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5.
用相转移催化剂的方法合成革乙哌啶的中间体,对原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摸索出中间体合成的最佳条件和最高收率,使改进前后的合成收率由34.6%提高到72.4%。  相似文献   
26.
魏俊发  石先莹  何地平  张敏 《科学通报》2002,47(21):1628-1630
以钨酸钠与含氮和/或氧双齿有机配体原位(in situ)形成的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无卤素、无有机溶剂、无相转移催化剂条件下,实现了30%过氧化氢催化氧化环己醇为环己酮的反应。考察了13种不同的配体对环己醇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其中邻菲咯啉、草酸为配体时环己酮收率最好,分别达96%和95%以上。水杨酸,8-羟基喹啉和3,5-二溴水杨酸为配体时,也有很好的催化效果,环己酮收率超过90%,选用廉价的草酸为配体,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表明,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环己醇:W:草酸:30%H2O2的摩尔比为100:2:2:120,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12h,环己酮收率95.19%。  相似文献   
27.
利用PCR SSCP技术检测线粒体DNA(mtDNA)复制控制区中 16 4bp的片段 ,在 2 2例喉癌患者的血细胞中发现 3例同质性突变 ,5例异质性突变 ,而在 12例正常人中未发现带型改变 (0 /12 ) .序列分析发现其中一个样本有T146A ,T199C和T2 0 4C的变异 ,T146A为新发现的线粒体DNA多态性 ;这个研究结果提示血细胞线粒体DNAD Loop区的变异 ,可能与喉癌发生有一定的联系 ,对线粒体DNA突变的更深入的研究可以考虑与细胞内信号传导联系起来 ,这将有助于理解线粒体DNA在实体瘤和恶性血液病的研究以及肿瘤细胞中线粒体DNA的复制机制 ,这对寻找新的肿瘤基因诊断的标志物和监测肿瘤发生的遗传易感性是有意义的 .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掺Sb对BiSrCaCuO超导电性的影响,对Bi系统料中Sb,Pb的最佳含量和烧结工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9.
《东莞科技》2002,(1):52-52
  相似文献   
30.
河流生态系统合理生态用水比例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构建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比例模型,遵循生态需水比例和生态用水比例的相关关系,以生态需水比例为标准,确定生态用水比例,然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用水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当地水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合理生态用水比例。以海河河流生态系统为例,视其河道内生态系统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为生态修复目标,计算河流系统生态需水,得到其生态需水的阈值区间为[16%~66%]。然后计算了1999—2002年海河实际生态用水比例,表明生态用水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最后通过与海河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确定海河河流生态系统的合理生态用水比例应维持在(16%~46%)的阈值区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