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6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465篇
系统科学   123篇
丛书文集   474篇
教育与普及   6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76篇
现状及发展   119篇
综合类   1164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505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41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实验以CH3CH2OH和H2 为气源,用微波等离子体CVD法沉积金刚石膜,并用金相显微镜(×400)观察其沉积效果,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成膜质量,最后分析反应气压对金刚石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这本书涉及了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相转变、自组装和聚集行为等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向跨学科的读者介绍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书中主要讨论了蛋白质优质结晶的问题,指出其瓶颈在于晶体的成核。由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出优质的晶体来确定其结构,其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是确定具备最佳成核条件的溶液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利用 X 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等技术,研究了几种热处理制度下 Cu—27.84 Al—3.82 Ni(at%)合金中析出相;用会聚束(CBED)技术测定了析出相与马氏体的取向关系。结果表明:分级处理试样中析出相 r_2是复杂立方结构,晶格参数 a=0.87nm;大量弥散的折出相引起共格应变场,从而使分极处理试样 X 射线衍射峰型宽化;r_2与2H 马氏体的取向关系为;[00]2H‖[001]_r_2,(10)_(2H)‖(300)_r_2。  相似文献   
15.
16.
17.
碱性耐火材料很多的优良性能是源于其直接结合的显微结构."直接结合"的耐火材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对碱性耐火材料中的直接结合做了较全面的论述,包括直接结合的分类、实现途径及评价标准等,并例举了一些较典型的直接结合的碱性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18.
制备介孔复合环境材料的酸洗刻蚀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了一种制备介孔复合环境材料的方法--破坏式造孔与有机复合相结合,使最终产品可大量吸附污染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并具有一定的杀菌功能.该方法通过酸洗刻蚀,达到了去除原材料中的杂质和刻蚀孔径的目的,所制备的中间产品24h吸湿率为原材料的2倍,染料吸附量为原材料的1.6倍.  相似文献   
19.
氯仿在悬浮TiO2体系中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用光还原沉积法制备的掺铂TiO2纤维和商用TiO2作为催化荆,对氯仿进行光催化降解。通过测定Cl^-浓度发现不同通O2方式对氯仿的光降解有很大影响,O2的存在,促进了氯仿的降解;并进一步对溶液中的溶氧量(DD)测定,发现DO值呈线性下降且氯仿降解过程中有氧降解和无氧降解2种机理是共存的;同时发现上述2种催化剂的反应现象大相径庭,并结合了有机质液相吸附理论对其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纤维状微观结构是其高光催化性能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运用沉积学理论,通过对铁法煤田大兴井田4#煤层中发育的砂岩、砾岩体的研究,指出它们均为河道沉积产物,并从中识别出了聚煤早期河道正常沉积、聚煤期后河道水携物与坍塌物混积和河道泥石流沉积三种成因类型,论述了它们各自的岩相和空间发育特征,这将有益于揭示其平面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指导采场的科学设计和修订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