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5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自然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了长江河口演变过程和水下三角洲酌形成机理,河口地区潮汐作用、波浪作用和近岸流系的性质以及长江口外淡水扩散及其对邻近海域的影响等问题。本文还讨论了长江河口环流类型和特征、最大浑浊带分布及其变化、潮滩和水下三角洲的发育以及河口地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根据上述多方面环境因子的分析并进行汇总,作者对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2.
应用有机地球化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成藏动力学等研究方法,对博兴洼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两套烃源岩的油气成藏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沙四上驱段和沙三段油气藏类型均为自生自储型的岩性或构造岩性油气藏,但是它们在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成藏机制和油气藏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研究区沙四上亚段成藏组合的烃源岩有机质顺层富集,异常压力较高,多为微裂缝幕式排烃,排烃效率高,在洼陷中心及南斜坡有利圈闭位置处分别形成泥页岩裂缝型油气藏和滩坝型构造-岩性油气藏。而沙三段成藏组合的烃源岩有机质较分散,局部富集,异常压力相对较低,主要依靠差异突破压力进行排烃,排烃效率较低,油气藏类型主要为滑塌浊积型岩性油气藏,其次为三角洲前缘型构造-岩性油气藏和火山岩遮挡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23.
根据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坡面不同植被配置对入渗、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较大;随着雨强的增大,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变小。不同雨强下,5种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基本上都在5min内达到稳渗。不同植被配置坡面流含沙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并且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坡面径流含沙量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大雨强下,累积产沙量曲线的斜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24.
利用遥感手段提取悬沙浓度,对于流经地形异常复杂、交通极为不便的地区(如西南纵向岭谷区)的河流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采用了3种大气校正方法:COST模型、自COST改进的iCOST模型和新提出的TZB5模型.TZB5模型使用本研究新提出的算法以更精确地由太阳天顶角(TZ)确定自太阳至水面的大气透过率(TAUz),并利用第5波段来最大程度地消除第1~4波段的大气路径辐射的影响.利用在1999~2002年间的12个日期接收的16幅LandsatETM 卫星影像提取了长江中上游17个水文站(分布于1550km×450km的巨大区域内)的水面反射率.发现在穿越繁多地貌、地质环境的长江上游,使用TZB5模型进行大气校正后所得到的LandsatETM 影像第4波段水面反射率与河水悬沙浓度,在0~3000mg/L范围内具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算法,可从LandsatETM 影像直接精确提取长江上游混浊河水的悬沙浓度,而且该算法在长江中游也被验证.  相似文献   
25.
本文分析了柳河泥沙成因以及提出了防治与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6.
黄河中游风水两相作用对侵蚀产沙地域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着眼于风力、水力两相作用,对黄河中游风沙—黄土过渡带高强度侵蚀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用某一地点年降水量Pm与年均沙尘暴日数Dss之比Pm/Dss来定量表达风力、水力两相作用,称为风水两相作用指标.研究表明,风水两相作用通过对泥沙供应条件的调节,来控制悬移质泥沙的粗细颗粒搭配关系,并进而实现最优组合,从而使水沙两相流的输沙能力得到强化,地表物质抗蚀性和植被对地表物质保护作用的地域分布均与风水两相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类型;进而划分了风力作用主导类型、风水两相作用主导类型和水力作用主导类型等3种类型;认为产沙模数与年降水量、年沙尘暴日数和风水两相作用指标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在这3个关系中,均表现出一个产沙模数的峰值区,与之相对应的年降水量为350—450mm,年均沙尘暴日数为5—15d,风水两相指标值为30—80mm·d-1.这些成果丰富了著名的Langbein-Schumm关系的内涵,为其形成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7.
水体中悬浮泥沙影响到水体的透明度和水色等光学性质,还密切关系到河口海岸冲淤变化过程。采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得悬沙水体的反射光谱数据,同时从原理上来计算反射率。针对传统水体遥感测量的局限性,地物光谱仪测量方式更加合理。选用地物光谱仪和光纤光谱仪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随着悬沙浓度的增高,反射率也增高,且发生反射的波段范围有所增大;离水面一定距离时测得的悬沙反射率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天空光,近水面虽然减少了天空光的部分影响,但光纤光谱仪较敏感,受水面波动的影响较大;到水面下光强变弱,利用光纤光谱仪可以不受天空光影响直接获得水体反射率。  相似文献   
28.
王静新 《科技资讯》2011,(24):23-23,25
通过对东江干流博罗站的1954年至2002年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率月序列的变化趋势及其非线性分形特征的分析,发现东江干流的流量长期变化趋势是逐渐递增的,而含沙量与输沙率是逐渐递减的;流量的分维数大于含沙量的分维数,表明东江干流的水沙同源性较差,异源差异性较大,这与东江流域水利工程对河道水、沙再分配的调节强度很大有关,这种高强度、大范围的水沙调节,不仅影响这东江干流及其下游三角洲的河床演变,而且对整个流域的航道整治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创制早,各类很多。有圭表、各种日晷、以滴水多寡来计时的各种水钟,还有沙钟、火钟、辊弹漏刻等,它们各有所长,分别流行于不同时代,应用于不同的场合。无论是创制时间,还是计时精度,都是西方各国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30.
李颖 《科技咨询导报》2010,(16):126-127
在青草沙原水严桥支线工程的钢材化学检验过程中,针对镇静钢的特点严格按照取样程序制取有代表性的样品;选取合适的试验方案和规范操作规程,保证试验条件的一致;合理安排试验周期;减小各种试验误差取得可靠的数据,保证了工程实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