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世纪以来,严重的食物中毒、伤寒、鼠疫等一直侵害着人的健康。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经于揭开了这些致病细菌的基因组的面纱。来自加拿大、英国、越南、丹麦和美国的科学家们对两株沙门氏菌的DNA进行了测序:其中一株为引起致死性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这种致病细菌危害着全球成千上万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SpiC/SsaM蛋白质复合物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门氏菌毒力岛2中spiC所编码的效应蛋白在沙门氏菌得以于宿主吞噬性细胞内的存活中起到重要作用.SpiC与位于相同操纵元的SsaM特异结合,暗示了SpiC/SsaM蛋白质复合物参与转运元的形成并调控其他效应蛋白的分泌.为了从蛋白质结构角度研究SpiC/SsaM复合物的生物学功能,原核体系中共表达了SpiC和SsaM.与SpiC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改善了SsaM单独表达不可溶的情况.胰蛋白酶限制性酶切实验显示:相对单独存在于溶液中的SpiC,形成复合物的SpiC更加稳定.得到大量高纯度的胰蛋白酶处理后的SpiC/SsaM复合物,并进行了结晶试验,为后续结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著名的致病菌,并能够在湖水等多种环境中存活。人类可能通过食用携带病菌的食物或接触含有病菌的水体等多种方式遭受它们的入侵。因此,实验旨在研究沙门氏菌在水体中的存活规律,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依据。将沙门氏菌接种到采于长春市南湖水体的10个水样中进行培养,并使用Weibull分布模型和线性模型模拟沙门氏菌的存活动态,同时分析了水体理化性质对细菌存活的影响。Weibull模型拟合沙门氏菌在10个水样中的存活时间分布在9.44~27.94 d之间,而线性模型拟合结果在9.27~23.01 d之间。研究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存活时间与水样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成正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电导率的增加,细菌存活时间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利用沙门氏菌快速检验装置(Oxoid公司出口)和可视免疫沉淀物(VIP)试剂盒(BioControlSystems公司出口)对广西桂林市的七星区某农贸市场的20种食品进行了沙门氏菌和O157:H7大肠杆菌的快速抽样检验,结果发现,其中的11种食品的沙门氏菌呈阳性反应,4种食品的O157:H7大肠杆菌也呈阳性反应,与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传统检验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效、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03,(4):76-77
虽然纳米技术在最近几年才广为人知,但实际上它早在几十亿年前就已经补广泛“应用”了,也就是说,当地球上刚刚出现生命之时就有了纳米技术——生物体中的很多生命活动都是在纳米尺度上进行的。植物与动物(包括人类)的细胞像一部部机器,它们能够将原子一个一个地组装成生命所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双层平板培养法从成都某养鸡场的污水样本中分离得到一株鸡白痢沙门氏菌O12(宿主菌)的噬菌体(Ph-1), 并对菌斑形态及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试验结果显示, 纯化后该噬菌体的噬菌斑直径约3mm; 经高于60℃温度处理1h 后噬菌体失活; PH5-7时该噬菌体可保持较高效价和较强的紫外线耐受性; 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MOI)为 0.01-0.001; 一步生长曲线显示该噬菌体的潜伏期为40min, 裂解期持续60min.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改进实验动物沙门氏菌分离培养方法,建立垫料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方法参考国内外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用不同分离培养基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进行培养。选用最佳筛选效果培养基对动物肠道和垫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BPW 预增菌、MKTTn 选择性增菌转种XLT4 培养基分离沙门氏菌的效果优于其他培养基,在1015 份动物样品中检测出3 份沙门氏菌阳性,能够检测出垫料中1CFU/g 的沙门氏菌。结论改进的沙门氏菌分离培养方法检出率高于现有国标方法,结果准确,可用于实验动物沙门氏菌及垫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一起集体食物中毒进行检验分析报告。方法:对55例食物中毒者的食用食物、患者及厨师的分泌物进行病原学分析。通过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鉴定细菌类型。结果:中毒者的食用食物,分泌物均培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食物污染经消化道传播仍是沙门氏菌属感染的主要途径,注意食品卫生是防止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对某鸡场送检的60日龄患呼吸道病的病鸡进行病理剖检及细菌分离鉴定。采用微生物学方法鉴定出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确定该病是由两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药敏试验指导用药,投以呋喃妥因、氧氟沙星治愈。药物治疗效果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