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6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现代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了管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在当今社会得到了越来越深的认可,对于政府是建设政府形象工程的必要手段,对于个体是创造个人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同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产生的影响也很重大,我们可以运用公共关系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2.
本文针对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3.
葛乃庆 《南昌高专学报》2007,22(5):99-100,119
针对高校中弱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实践课程开设的现状,从实践课的功能和意义上分析了其对理论教学和对社会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如何开设好这门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84.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单位的设置是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选择设置人财物相对独立型教学单位是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必然要求:首先,这是高校党委直接领导思政理论课的必然要求。其次,这是满足思政理论课教学需要的必然要求;最后,这也是管理科学揭示的组织结构设计必须遵循的科学合理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5.
探索理工实践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核心在于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提倡一种"隐形教育"。从理工科专业课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现状入手,开展课程思政要素模块式挖掘。通过将教材知识点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和野外实践言传身教,实现巩固知识、加强思政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87.
"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专业思政"的持续建设至关重要.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主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之间的关系.在时间维度上,从初始阶段、整合阶段到成熟阶段3个时间段探讨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在空间维度上,基于"专业思政"价值链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分析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现实意义,建构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理论框架.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从专业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核心素养与各类课程的深度融合、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机融入教学各环节的生态型课程、课程思政实施成效评价等方面,对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进行一体化设计.从第二课堂建设、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优质课程与教材建设、专业负责人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整体性推进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9.
课程思政是课程教学之魂。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理论和思政教育4个维 度给出了课程思政本质内涵的认知,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新要求,给出了在符合情感态 度品德教育理论的前提下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根据其课程思政目 标内容,进行了课程思政点、线、面、体的整体内容设计和教学策略设计;根据“格物-致知-明德”教 育理念,基于“CEPRAE”六步基本教学法,设计并实施了课程思政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表明,“格物-致知-明德”的课程教学在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需求、创新教学内容、应用信息技 术、立足课程思政和开展对外交流等方面均表现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0.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立敏  程慧芳 《科技资讯》2006,(32):124-124
如何应对大学生思想领域中出现的新变化、新动向、新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本文从新时期社会的变化及其影响入手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提出了几条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