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一个官僚家庭。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24岁开始踏上仕途,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晚年他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对理学家与理学的崇敬汗牛充栋,对在自然科学方面有造诣的科学家的崇敬却是寥若晨星,自然科学者的地位低微,在官、吏、儒与农之下,官员往往对自然科学不屑一顾,视之为"淫技小巧",旁门左道。但在中国古代的高官中,有一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他有远见卓识,将自然科学放在了重要地位;他写  相似文献   
13.
沈括,生于公元1031年,为官多年。他晚年居住在润州(今镇江市)的梦溪园,专门从事著述,为后人留下了一部30卷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相似文献   
14.
15.
《全宋文》、《全宋诗》是汇集宋代诗文的巨著,它们的面世,对促进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由于参与整理的队伍庞大,包容的材料相当丰富,编排的体例不一等原因,难免存在着疏漏.根据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可补《全宋文》沈辽散文七篇,由沈辽《云巢编》附录可补《全宋文》蒋之奇散文一篇、补《全宋诗》蒋之奇诗歌一首.并对《全宋诗》收录的沈括三首诗进行辨证,且从《全宋文》中辑录沈括诗歌七首.  相似文献   
16.
沈括的科学成就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天人相分”的视野下,弘扬主体性、尊重自然、重视生产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对他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具有决定性的导引作用。究其实质,沈括以元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科学认识论,富于考察与实验的实践性,既注重继承传统,又勇于怀疑,开拓创新,并始终贯穿着国计民生的务实思想。探讨沈括“有常有变”的物理观、“视迹求意”的认识论和“天即民也”的历史观,无论对揭示沈括科学与哲学思想的关系,揭示科技在宋代得以突飞猛进的思想动因,还是对当下科学精神的确立和弘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首先,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中对石油和制作石油墨的记载,对“石油”一词的最早提出者进行了考证,否定了《太平广记》中记载石油的说法,确认沈括是最早提出者。其次,对沈括“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的预言进行了分析,指出“此物”不是指石油而是指石油墨,那种认为沈括预言了现在石油的广泛利用的观点是错误的。沈括是在传统松烟墨工艺造成环境破坏和原材料短缺的基础上,认为石油墨将来会流行的。最后,考察了沈括的石油墨在中国传统制墨史上的地位,发现石油墨并未如沈括所预测“大行于世”,而是在历史长期湮没无闻,直到中国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之后,才占据了制墨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遥想梦溪园     
没去过镇江,不知沈括居住的那个园子还在不在,如果在,也该有九百多岁了。那园子一定很美,至少会有一丛竹,郑板桥笔下的那种。清风摇曳,竹影婀娜,浅溪似梦。要不怎叫梦溪园呢。人的一生看似挺长,而真正令自己欣慰、让别人记住的,也不过那么短短一瞬而已。沈括活了65岁,在遥远的宋代,也算长寿了,但给我的感觉,只有他在梦溪园那8年的身影依然清晰可见。古代文人多数都当过官的,沈括的仕途也曾顺风顺水,追随王安石变法而备受器用,担任过管理大宋财政的最高长官三司使等要职。几经沉浮后,文人情怀不改的他隐居梦溪园,历八载寒暑,伴青灯竹影,成就…  相似文献   
19.
北宋沈括(1031—1095)撰著的《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书中记载的矿物和宝石主要有辰砂、磁石、石膏、紫水晶、胆矾、盐、石油、铁陨石等,沈括的记述翔实可靠,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使用西方的观念体系来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将其纳入经验科学的范畴。而对所谓“李约瑟难题”的解析,也简单地认为是中国缺少实验科学的基础。对指南针的研究表明,使用西方概念来研究中国问题,既不客观也很不恰当。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与欧洲迥乎不同,亟待依照本国的文化体系传承、科技发展路径,并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一套观念体系,以便树立文化的自尊和自信,并梳理出民族文化和科技传统,促进当代中国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