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28篇 |
免费 | 268篇 |
国内免费 | 41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52篇 |
丛书文集 | 514篇 |
教育与普及 | 49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3篇 |
现状及发展 | 88篇 |
综合类 | 111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213篇 |
2022年 | 263篇 |
2021年 | 301篇 |
2020年 | 233篇 |
2019年 | 201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79篇 |
2016年 | 216篇 |
2015年 | 287篇 |
2014年 | 532篇 |
2013年 | 562篇 |
2012年 | 662篇 |
2011年 | 734篇 |
2010年 | 744篇 |
2009年 | 753篇 |
2008年 | 812篇 |
2007年 | 781篇 |
2006年 | 609篇 |
2005年 | 540篇 |
2004年 | 468篇 |
2003年 | 467篇 |
2002年 | 438篇 |
2001年 | 384篇 |
2000年 | 294篇 |
1999年 | 289篇 |
1998年 | 180篇 |
1997年 | 212篇 |
1996年 | 185篇 |
1995年 | 173篇 |
1994年 | 140篇 |
1993年 | 117篇 |
1992年 | 110篇 |
1991年 | 99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首先介绍了分布实时仿真系统的四层体系结构,从而引出支撑系统KD-DRT;再提出采用这种分层的分布实时仿真技术构建精确制导武器的雷达射频信号半实物仿真系统;对系统模块的层次化分解以及分布系统的时间同步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具体实现结构,验证了KD-DRT针对雷达信号级分布实时仿真的有效性。Abstract: 4-tier hiberarchy was put forward as the standard architecture of distributed real-time simulation system, and KD-DRT was introduced as a supporting platform. A radar RF signal simulation system for precisely guided missile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KD-DRT. The system modules were arranged to different layer according to its time restriction and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of the distributed system was studied. At last, the simulation system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efficiency of KD-DRT in simulation of radar signal was proved. 相似文献
82.
前馈神经网络泛化性能力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通过对多层前馈网络的运行机制的系统分析 ,指出影响前馈网络泛化能力的根本原因是训练网络用的样本 ,包括样本质量、样本数量和样本代表性三个方面 .针对复杂系统给出了一种提高前馈网络泛化能力的途径 ,并通过对仿真算例的计算验证了得出的结论 . 相似文献
83.
针对编队协同对地攻击的攻防对抗系统的强对抗性、多目标性和多层次性,建立了三层决策模型,由最高决策层根据战场情况调配编队方案,将中间决策层和最低决策层建立成为两级主从递阶互动决策模式,建立Nash-Stackelberg-Nash决策方法求解对抗条件下双方中间决策层和最低决策层的联合最优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三层决策模型应用于编队协同对地攻防对抗决策系统,其中间决策层和最低决策层构成的两层对策系统能够较好的解决两层对抗决策问题;同时,最高决策层有效的控制了编队支援方案,达到了较好的作战效果。三层决策系统为作战对抗提供了有力的战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84.
通过研究Internet的发展过程,提出了基于骨干子网内节点的价格和服务性能竞争的Internet演化模型.模型利用支配集划分骨干子网,进而将节点类型分为提供商和客户两类,节点之间的连边代表了C2P和P2P两种关系.不同的节点具有不同的建连决策:作为对等方的节点,寻找另一个节点作为合作伙伴以相互交换流量;作为客户方的节点,通过价格和服务性能的比较,选择合适的提供商为其转发流量.模拟结果显示,基于该模型生成的网络在度的幂律分布、高集聚及度度负相关等方面与实测Internet网络基本相符.本模型对于进一步认识Internet自治域层拓扑结构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5.
从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在面对当前多级、多部门、分布式复杂电子政务系统时所体现出的处理能力上的不足入手,通过深入分析组织、组织结构和岗位三者的概念和内涵以及组织在电子政务系统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工作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引入基于组织的访问控制方法,并基于此构建其实现模型——OB4LAC模型。通过对OB4LAC模型的具体分析,给出其组成成员、形式化描述、子模型UPA、PORA、PERA和RRA各自的运行和管理方式,以及在进行组织间访问操作和业务协作时的处理流程,并进一步结合电子政务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对OB4LAC模型的优势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6.
精细可扩展(fine grained scalable, FGS)编码是网络视频流行的编码技术之一. 采用FGS编码时, 基本层的速率选择需要在受益客户数量和视频编码效率之间进行折中. 为此, 本文提出了一个源端基本层最佳速率确定算法, 以最大化所有客户的观感体验. 论文首先提出了一个通过实验和曲线拟合建立 R-Q (Rate-Quality)函数曲线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缩小最佳基本层速率搜索空间的定理, 并针对单序列和多序列的不同特点和不问题复杂度, 提出了不同的算法. 针对单视频序化问题, 提出了改进的FGSOPT_N算法, 算法只用到了序列的R-Q函数曲线; 针对多视频序列问题是NP困难问题的实际, 提出了改进的定界MFGSOPT_N算法和改进的贪婪算法MFGS_N以确保找到最优基本层速率, 减少算法运行时间. 针对每种算法, 给出了实例进行算法效果的演示和对比. 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能可靠找到最优基本层速率. 相似文献
87.
基于层式通风房间室内空气流动特性建立了室内垂直温度分布预测模型.该模型将室内空气流动特性与热质平衡方程有机结合,并反映了室内热源强度、墙体辐射及送风参数等边界条件对室内垂直温度分布的影响.通过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室内垂直温度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并在趋势上反映出层式通风房间室内垂直温度的变化特征.因此,本文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能够很好地用来指导层式通风系统的实际应用及能耗分析. 相似文献
88.
油气上窜速度的精确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窜速度是反映油气活跃程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于钻井作业来说,直接影响钻井作业的井控安全。如果油气上窜速度不准确,很容易导致井涌、井喷等井控事故;同时也会造成钻井液密度的不合理,从而对油气层造成污染。现场用的迟到时间法计算油气上窜速度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根据油气在钻井液中运移的规律分析,得出油气上窜速度一种新计算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钻具的排替作用、井身结构、以及开泵后油气在钻井液中的运移对其上窜高度的影响,对油气运移时间进行了修正,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油气上窜速度。经过现场实验表明,该计算方法可靠,可为准确判断油气活跃程度,为安全钻井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DonL.Anderso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4,49(19):2017-2020
Scaling relations are important in extrapolating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o the Earth‘s mantle. In planetary interiors, compress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and it is useful to explore scalings that involve volume. I use simple volume scaling relations that allow one to extrapolate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upper mantle behavior, in a thermodynamically self-consistent way, to predict lower mantle behavior. The relations are similar to the quasi-har-monic approximation. Slabs and plates have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s of hundreds of kilometers and time constants of 100 million years, but the volume scalings predict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values in the deep mantle. The scaling relations imply that the deep mantle is a sluggish system with ancient features. They imply irreversible chemical stratification and do not favor the plume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90.
进水碳磷比对连续流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考察进水碳磷质量比(m(C)/m(P))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磷(TP)去除效果的影响.系统进水COD和氨氮分别保持在250和45 mg/L左右,通过改变进水TP浓度来调整m(C)/m(P).实验结果表明:在m(C)/m(P)比分别为64.1,42.0,33.0和17.8的情况下,TP去除率分别为93.2%,92.0%,78.3%和65.8%,除磷效率明显降低.在m(C)/m(P)>42.0的情况下,出水TP低于0.5 mg/L.随着m(C)/m(P)的降低,反硝化聚磷污泥释磷量和净聚磷量增加,净聚磷量分别为3.63,5.33,6.26和10.3mg/L.m(C)/m(P)减小有利于提高生物除磷系统的稳定性,但出水磷浓度会有所增加,可通过适当延长后置曝气池停留时间来降低出水磷浓度.m(C)/m(P)对COD的去除和脱氮的效果影响不大,COD去除率保持在85.6%~93.1%,氨氮的去除率大于9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