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4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项目的主体语料为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中文规范,英文标准,翻译难度很大,是提高专业和学习翻译的好素材。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编制实践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让学生从语料收集、整理、加工、运用等方面得到一次综合训练,以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以2000-2011年这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汉英双语,约40万字)为蓝本,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剖析微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主要编制过程。  相似文献   
162.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口译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口译员面对的是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和日益深入的内容,翻译行业对译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正确全面的认识影响口译员发挥的各种因素对提升自身的水平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把这些因素通常分为两大类: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其中,语言因素是口译员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该研究旨在探索汉英英汉口译过程中来自语言本身因素对口译质量的影响,并且浅谈口译员应具有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3.
我国的经济活动日趋全球化,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当前需要培养大量的具备良好口译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现场口译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明显缺乏高职教育特色,无法满足培养21世纪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口译能力的需要。通过对商务口译人才在中国的需求现状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两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探究有效的基于"教学做合一"理论的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堂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4.
追溯了脉与经络概念的源流,基于中医典籍汉英双语语料库分析了脉与经络现有的翻译,认为meridian、channel和vessel均可用于表达经脉——meridian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化译语,channel是目前西方流行较广的译语,但二者又均有不足之处:前者是二维的线,与经脉运行气血的功能相矛盾,后者一词多义,具有词义不明确性;vessel,指人体内三维的管道,是很严谨、恰当的经脉的对应译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5.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口译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交际中跨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行为、文化模式、价值概念、表达方式等,而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层面的技术性转换,更主要包括文化意蕴与交际效果层面的功能性调整。因此,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6.
胡琳  杨晓斌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186-186,166
释译便是通向口译成功之路的重要和基本的方法.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如何在口译中使用释译方法以准确、便捷地表达信息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7.
文章结合口译的特点与标准,论述了语境对口译选词的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及预测功能.本文着重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阐明了语境对口译时快速、准确、简洁、传神选词的制约以及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8.
通过对释义翻译理论的分析,结合涉外口译的实践,本文提出意义对等是衡量涉外口译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并从词的外延、语用、会话风格以及情绪反应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9.
从增词法、减词法、重复法、词序调整法及关联词的译法等五个方面,可见笔译与口译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笔译时应:斟酌词句、调整语序、合理增减、重复有据;而口译时则应:“小词”多用、顺句翻译、灵活增减,变通重复。  相似文献   
170.
姓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标识码,更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本文对汉英姓氏的产生历史、来源、命名习俗及命名原则进行了深入对比,揭示出隐含在这两大姓名体系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这将有助于汉英文化交流和民族交往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