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1篇 |
教育与普及 | 1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1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是黄河干流在中下游流经的四个主要省份,这一区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开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具有众多相同的旅游资源类型.本文通过比较这四省的旅游资源、旅游企业数量以及旅游业收入状况,总结出山西、陕西旅游业发展滞后、旅游收入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2.
为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清代档案中雨分寸记载所反映的降水信息,并重建1736—1911年的降水量序列,文中仿照清代雨分寸的观测方法,在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105°E以东,30°-40°N)选取了10个具有气候和土质代表性的站点,开展了自然降水入渗实验,观测了降水量,降水强度,前期土壤含水量和降水入渗深度等参数。统计分析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入渗深度的主要因子,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且各因子对入渗深度的影响在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地降水量与入渗深度的关系方程,其中多数方程的方差解释量达60%以上,为利用清代雨分寸记载重建各地的降水量提供了定量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03.
一个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物理统计预测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一个长江中下游夏季(6~8 月)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 通过预测夏季降水的年际增幅, 进而再预测降水. 年际增幅(DY)定义为当年的变量值减去前一年的变量值. YR定义为长江中下游夏季平均季降水率. 通过分析与YR年际增幅有关的冬、春季节大气环流, 确定6个关键的预测因子, 建立物理统计的预测模型, 预测因子是南极涛动, 印尼-澳洲附近的850和200 hPa经向风垂直切变等. 这个预测模型对YR在1997~2006年后报中显示了很高的预测技巧, 预测的平均均方根误差是18%. 预测模型能够再现YR在1984~1998年的上升趋势和1998~2006年的下降趋势. 考虑到目前中国夏季降水的平均预测水平是60%~70%,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预测水平不高, 因此, 通过预测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年际增幅(然后再预测夏季降水)的方法, 能够显著地提高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业务预测技巧, 并具有潜在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笔者在听初中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时,授课教师以教材中的插图——《耕获图》为切入点,向学生们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历史发展到宋代,南方人口已超过北方两倍,对耕地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南方河湖众多,怎样在水乡泽国开垦出新的田地呢?请同学们观察课本里宋代《耕获图》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回答;二是宋代长江中下游两岸圩田不计其数,这对农业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崔俊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5):130-130,138
介绍了水环境与农村水环境的概念,分析了造成农村水环境危机的原因,指出了改善农村水环境刻不容缓,提出了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6.
黄河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需水的特点,将研究重点放在中下游河道,选择黄河中下游及部分支流的主要控制断面研究黄河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以河流水体存在(不断流或干涸)、水生生物完整性以及河流系统的水沙平衡为保护目标,分别计算河道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和洪水期生态流量,将不同生态流量耦合时间特征计算了全过程生态需水。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河道适宜生态流量、洪水期生态流量和最小生态流量的相对值分别为18%~29%、156%~187%、9%~15%,对应于汛前期(4-6月)、汛期(7-8月)和汛后枯水期(9-3月)的河道生态需水,据此算得黄河中下游流域年生态需水总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5%~43%。从河流生态需水时间特征出发提出的全过程生态需水计算成果,将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合理调度和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湖北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指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供给华北地区,同时考虑鄂、豫两省汉江唐白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需水要求的战略性工程。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省的粮仓和重要的产业基地,是汉江流域经济发展 的中心,但由于调水的影响,汉江丹口以下的流量及季节性分配将发生变化,航运、水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发展等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湖北省在21世纪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我国农业干旱频发,部分地区受旱严重,已引起普遍关注。如2011年长江中下游早稻主产区遭遇近50年来罕见的大旱,1~5月湖南、湖北等6省的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减少30%-80%,使“鱼米之乡”遭受到严重缺水的困扰。 相似文献
109.
选取长江中下游城市武汉、合肥、南昌3站1970年~2009年近40 a夏季(6~8月)高温资料,分析3市夏季高温特征.3市夏季高温日数有增加的趋势,月平均气温也逐步上升,但月平均日照时数在减少.计算1970年~2009年武汉、合肥、南昌夏季高温日数与1、3、5月海表温度场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若1月热带中太平洋、北印度洋海表温度偏高,则武汉、合肥、南昌夏季高温日数偏多,若3、5月热带中太平洋、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偏高,则武汉、合肥、南昌夏季高温日数偏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10.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史前文化发达,为礼仪文化起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黄河中下游地区礼仪制度形成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完备于夏商时期,在埋葬制度、祭祀礼仪、王权制度等方面独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