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9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在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都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申、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由于我国与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相隔万里,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等千差万别,人们对于颜色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这样,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自然又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本文拟就中西文化中词语的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做一些对比和探讨。  相似文献   
22.
靳慧 《科技资讯》2009,(21):203-203
在室内设计中灯具的布置及灯光的光线设计应以均匀合理为主,在此基本上通过局部增设的灯具来突出重点。巧妙地综合使用多种光源,可以更好的丰富空间区域层次,营造富有个性的魅力空同。本文从灯具的类型入手加以分析,依据光源设计的“黄金定律”对各类灯具的特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3.
对于一个来自于异地的青年人来说,景德镇是一个千年古镇,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圣地。对于要在这里扎根的异地青年来说,这里就是一个梦,一个意境幽远的色彩斑斓的古镇。我从小就喜欢涂鸦,但从来没有正式画过画,也从来没有想到将来能做一个职业画家。因为在老家没有那个条件,后来  相似文献   
24.
吴美丽 《科技信息》2010,(10):144-144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是法国文坛上一位享有国际性声誉的著名作家,她的作品有着不同于当时主流文化的一种鲜明个性。本文试图从"集体无意识"入手阐释其作品的魅力之源。  相似文献   
25.
《少儿科技》2010,(8):7-7
<正>从《天仙配》到凤阳花鼓,从黄山毛峰到洪滨丝画……6月23日-27日,为期5天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刮起了一阵徽文化旋风,世博园区处处可感受到"徽风皖韵"。活动主题:弘扬徽文化,建设新家园创作理念:展徽风皖韵文化之魂,秀江淮山水城市之美  相似文献   
26.
吴竞 《科技信息》2011,(31):344-345
时间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重要主题。本文将全面解读时间主题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体现及特点,分析诗人抗衡时间残酷和无情的方法,实现心中的永恒,探究时间主题背后所体现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宇宙观。  相似文献   
27.
<正>充盈着艺术魅力的教育使教学主体精神自由、充满愉悦、陶醉幸福、兴趣盎然,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充满艺术美是很有必要的。然而,这也是一项综合、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长期的积淀和锤炼。  相似文献   
28.
作为一首具有典范意义的现代抒情哲理诗,郑敏的《金黄的稻束》为读者提供了多条进入其知性世界的路径。通过对作品核心意象的理性梳理,在充分肯定其"情性"与"智性"高度和谐的特点基础上,分别从"苦难""静默"和"疲倦"三个角度切入,用以阐释通向《金黄的稻束》所指涉的知性王国的多种可能,意在说明这是一首可以以多棱镜的样式观照到生命永恒意味的成功的现代抒情哲理诗。  相似文献   
29.
郑谷 《当代地方科技》2010,(15):165-165
舞蹈道具广义上是指一切表演艺术中用以表演的器物,它的功能主要有三个:即装饰、标志、表现。用活道具,使道具在作品中变得有感染力和艺术生命,成为一幅幅织铸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生动图画。  相似文献   
30.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规模最大的网民群体,如何将"执政"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是早已开始求索的课题。近年来,在中央高层的大力推动下,"网络问政"热潮涌动,已然成为中国政坛的一道独特风景。从2010年到2012年的全国两会始,又掀起一股强大的"微博问政"热。微博以其草根性、即时性、融合性等独特魅力,受到了政府、媒体、网民的大力追捧,开创出"网络问政"的新形态,折射出参政议政模式的新变化。如何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