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宝霞 《天津科技》2009,36(2):28-29
随着近年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河道破坏、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加强对河道污染防治对策的分析、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城市水道的特征、现状的分析,提出通过对河道(包括排水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各种生物技术等污染防治手段的应用,建立健康、怡人的城市水环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42.
根据岩心、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及测井相等特征,长6砂体岩性主要为灰色、灰褐色细粒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都较低;沉积序列以ABCE、ACE、ABE、AE、BCD、BCE不完整的鲍马序列为主,为典型的三角洲前缘滑塌型浊流沉积;长6整体上发育中扇亚相,以浊积水道、浊积水道间沉积微相为主。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油气聚集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呈北东向或南西向展布的浊积水道砂体为长6油层组良好的储集层,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但由于不同期次的浊积岩规模的差异和浊积水道的摆动,从长63到长61亚组浊积砂体相互切割、叠置,浊积砂体表现为分布规模大,单个砂体规模小,砂体间连片性差的特征。长6浊积水道深入湖盆中心,紧邻或者直接覆盖于广覆优质长7烃源岩上,充足的烃源岩就近运移聚集于浊积水道砂体中,具备良好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3.
在温和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入湖三角洲的形态演变过程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机特性,这给河-湖区域环境监测和水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在传统确定性的调查方法基础上,通过设置两种不同量级流量条件并分别重复两次的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入湖三角洲水道结构对流量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响应规律研究.对准周期相似的三角洲水道的几何特征进行定性观察及其波动变化进行定量统计,一方面,确定性地揭示出随流量的变化,主流水道长度指标与它的正相关性,和三角洲中游各阶汊道分汊位置指标的波动特征、高阶汊道各项几何特征指标的平均波动周期的与它的非正相关性;另一方面,非确定性地分别揭示出低流量条件下三角洲上游分汊位置指标和汊道长度指标的平均波动周期与其均值的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本研究提升了对三角洲水道分汊不确定性规律的认识,并为三角洲形态发展的随机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莺琼盆地在莺歌海期和黄流期发育大规模的轴向水道沉积体系,但由于对这种轴向水道的成因机制及水道砂体的分布规律缺乏系统认识,勘探一直未能取得商业性突破。针对制约轴向水道沉积体系勘探的物源和储层展布问题,以最具代表意义的轴向水道——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为例,应用地质与地震相结合分析技术、多属性融合技术、适用于峡谷水道体系的地震沉积学等,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物源体系、沉积演化、储层展布等方面的研究,阐明了中央峡谷水道的物源、沉积演化及优质储层展布规律,建立了具有储层预测功能的峡谷沉积模式及水道砂叠置方式,指出乐东10-1峡谷水道等4个潜在的大型岩性圈闭群是轴向水道领域的下一步勘探有利区域,提升了轴向水道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5.
46.
铸铁水平连铸用圆结晶器冷却水道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铸铁水平连铸用矩形截面螺旋水道圆结晶器水冷套中水道结构尺寸和水流量对结晶器换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水压条件下,一定长度及直径的结晶器,其水道截面一定时,水道宽度是结晶器换热能力的控制因素;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水道截面积增加能有效地提高换热能力;水流量在很大范围内对结晶器换热能力有调节作用。针对铸铁凝固特点,提出铸铁水平连铸用圆结晶器冷却水道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岩心、测井等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埕北断阶带沙一段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构造及粒度分布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确认研究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及其伴生的重力流水道体系沉积相类型。  相似文献   
48.
洪积相成因大型复合砂砾岩体的单期水道识别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洪积扇现代沉积考察和露头研究为基础,通过岩心井标定小井距和对子井,结合生产测试资料,确定洪积扇相复合砂砾岩体的单期水道三维空间定量分布参数及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扇顶亚相为复合型砂砾岩体,垂直物源为多个单期水道垂向加积切割叠置,延伸宽度为250~750 m,厚度为2~6 m,顺物源为多个单期水道呈楔形叠瓦状前积叠加,延伸长度为700~1.750 m,厚度为4~6 m,整体的水道宽厚比小;扇中亚相砂砾岩体具有多期水道侧向叠置的特点,垂直物源方向的单期水道厚度为2~4 m,延伸宽度为200~1.000 m,顺物源方向单期厚度为6~10 m,延伸长度为700~3.250 m;剩余油多分布在单期水道的中上部、侧缘上倾尖灭部、不同成因单期水道砂砾岩体的镶嵌部、同一成因不同期次水道的接触部.  相似文献   
49.
通过介绍洪泽湖的成湖历史,洪泽湖在淮河水系中所起的作用和存在问题,指出河湖分家让淮河独流入海是治理淮河下游的关键,提出从盱眙附近至洪泽蒋坝镇开挖淮河水道等设想.该设想基本上实现了河湖分家,实现了淮河独流入海.淮河入海水道的工程量与二河口入海水道相差不多,因而设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介绍了利用GPS、全站仪、ADCP等先进测绘和水文测验仪器设备对长江安徽省段1/万长程水道测量的方案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