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为探究粗粒盐渍土水盐迁移特性,通过室内试验开展了不同细粒含量和盐分供给源的水盐迁移及时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粗粒土中细粒含量不同,盐溶液和盐渍土两种盐分供给源有不同的迁移规律.随细粒含量增加盐溶液供给源水盐迁移量逐渐减小,迁移速率最快的为10%细粒含量的土柱.随细粒含量增加盐渍土供给源短期水分迁移高度增加,整个土柱盐分迁移量增大,盐分迁移最显著的是30%细粒含量的土柱.因此粗粒盐渍土地区道路工程宜通过控制细粒土含量来抑制粗粒盐渍土水盐迁移.  相似文献   
22.
 在河北唐山南堡开发区, 结合穴状衬膜改土整地, 移栽了绒毛白蜡、国槐、桧柏、柳树等研究用苗木, 以土钻取土法进行两年土壤水盐动态定期监测, 研究了移栽苗木对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规律的影响, 以期为滨海泥质盐碱地造林绿化的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与未移栽苗木的处理(对照组)相比, 移栽苗木会降低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 并增大二者的月际变化幅度, 但对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影响不大。苗木的生长季、树冠结构和根系吸水是移栽苗木后影响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中苗木的生长季影响主要表现为同一时期, 各种苗木所在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苗木的冠型结构主要影响表层土的土壤含水量;根系吸水作用则是改变了土壤含水量和盐分的垂直分布。4 种苗木间对比, 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无明显差异;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呈显著差异, 其中以桧柏对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影响较为显著、脱盐降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3.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四元体系硼酸锂-硼酸钾-硼酸镁-水15℃时固液相平衡,测定了体系溶解度和平衡液相的密度、折光率.研究发现:该体系15℃稳定相图中包含一个共饱点(L+Li2B4O7·3H2O+K2B4O7·4H2O+Mg2B6O11·15H2O),其液相组成为w(Li2B4O7)1.31%、w(K2B4O7)10....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暗管排水对土壤盐渍化的改良效果,本文设计3个暗管埋深(0.6、1.0、1.4 m,分别记为H1、H2、H3),并以无暗管排水处理为对照(CK),以油葵为试验对象研究分析不同暗管埋深对2次滴灌淋洗过程中的水盐运移、土壤脱盐率、油葵生长指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暗管埋深处理在滴灌淋洗过程中0~80 cm 土层土...  相似文献   
25.
灌区水资源优化利用的水盐区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把灌区优化利用水资源同当地水盐状态特征结合起来的水盐区分法,依据土壤水盐特征把灌区划分为不同的分区,各分区以独立的水资源用户,建立其以改善或充分利用水盐环境的水资源优化利用模型,采用LP方法,组形成灌区多目标的LP模型集,求解该模型集,可得到优化的配水方案,实现以土壤水盐为状态指导灌溉的节水途径。以景泰川一期灌区为应用实例,论证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为了分析湿地土壤总氮沿水盐梯度的时空分布规律,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研究对象,沿自河向海的水盐梯度 设置3条样带(每条样带上包括假尾拂子茅湿地(S1)、香蒲湿地(S2)、芦苇湿地(S3)、柽柳和盐地碱蓬湿地(S4)和盐地碱 蓬湿地(S5)共5类湿地),于2014 — 2015年的4个季节在样带上的各类型湿地内采集50cm 深的剖面土壤并测定土壤 总氮及其他理化性状. 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湿地表层(0~10cm)土壤总氮沿水盐梯度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 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低盐湿地的S2样地,最低值出现在高盐湿地的S4样地;但各类湿地0~50cm 的土壤总氮质量分 数基本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在垂直方向上,低盐和中盐湿地总氮主要累积在20cm 以上土壤,占50cm 深土壤 氮储量的50%左右,中盐湿地底部土层氮储量也相对较高;低盐和高盐湿地土壤总氮质量分数及储量总体上沿土壤剖 面深度呈现下降趋势,中盐湿地土壤总氮则随深度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总氮质量分 数及储量与水土质量比、黏粒、粉砂粒和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氯离子与硫酸 根摩尔比、钠吸附比、pH、容重、沙粒质量分数和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27.
地下水经常不断地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通过从外界获得水量而得到补给,特别是对我们南疆大型灌区而言,地表水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径流过程中,地表水由补给处输送到排泄处,在水量交换运移过程中,径流同时伴随着盐分的交换与运移,这就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过程。地表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决定着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只有对地下水补给、排泄和径流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才有可能正确地分析与评价地下水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据我们目前的各种资料来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对比,很有根据和价值。  相似文献   
28.
李栋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9):60-60,64
本文针对微咸水灌溉增加土壤盐分的现实,提出微咸水灌溉土壤水盐"时、空、形"调控措施,做到有盐无害。  相似文献   
29.
刘全諹 《甘肃科技》2010,26(19):62-63,58
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研究是目前土壤物理学、农田灌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防治盐碱化、改良盐渍土的核心问题。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有关一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盐碱土水盐运动的基本特征,通过室内一维土壤水盐运移过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土壤盐分浓度运移规律,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李玲  李爽  艾贤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2):9583-9590
为探究不同供给源下的粗粒土水盐迁移时空分布特性,根据新疆盐渍土地区的实际工况,选择氯盐为研究对象,掺配3种不同细粒掺量的粗粒土,开展不同压实度与不同供给源组合的粗粒土水盐迁移试验,分析在不同供给源下,细粒掺量与压实度对粗粒土水盐迁移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粒掺量由10%、20%、30%依次递增,水盐迁移趋势逐渐显著;压实度对水盐迁移的影响会因供给源的不同而不同;盐溶液供给源下的水盐迁移速率较小,但迁移高度较高;盐渍土供给源下的水盐前期迁移速率较大,但后期迁移速率有所减小。盐溶液供给源宜选用细粒掺量少的粗粒土进行换填,并尽可能提高压实度;盐渍土供给源的盐渍土部分宜适当降低压实度,换填非盐渍土宜选用细粒掺量为20%左右的粗粒土并提高压实度,由此控制水盐迁移水平。研究成果可为粗粒盐渍土路基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