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69篇
教育与普及   3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3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340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图说     
《河南科技》2012,(11):4-7
<正>~~  相似文献   
932.
王晓妮  张建春 《甘肃科技》2012,28(3):150-151,141
为提高门诊患者合理用药水平,探讨医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方法,通过采用咨询窗口交谈、电话咨询、留言本等形式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增强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改善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33.
为了研究以煤沥青为碳源的碳量子点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本文以中温沥青为原料,混酸法制备了水溶性沥青基碳量子点。该量子点在大于550 nm时无吸光性,在650 nm下对Cu~(2+)的吸光性有加强作用,能够用于Cu~(2+)的吸光度法检测。试验探讨了自制的水溶性沥青基碳量子点测Cu2+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检测参数:检测波长650 mn,硫酸铜与碳量子点比0.96 mol:16 mg,碳量子点浓度为0.8 mg/L,室温静置20 min,添加4.326 g/L邻苯二甲酸氢钾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934.
雷公藤红素为雷公藤的根皮当中提取而来的抗癌活性成分,利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无损快速地检测了脂质体包裹的雷公藤红素药物微粒,并与空白脂质体微粒、单纯雷公藤红素的拉曼光谱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药物经脂质体包裹后,仍可以在光谱中进行清晰识别的情况,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35.
采用聚乙二醇/葡聚糖组成的双水相系统(ATP),结合盐酸辅助调节分配的方法,实现了单一(6,5)手性单壁碳纳米管((6,5)SWCNT)的分离。将分离所得的(6,5)SWCNT分散于牛血清白蛋白(BSA)中,并添加紫杉醇(PTX)制备得到(6,5)SWCNT-BSA-PTX三元复合物。采用HeLa细胞对三元复合物进行细胞毒性评价,结果表明,(6,5)SWCNT作为药物载体能够显著降低PTX的半抑制剂浓度(IC_(50 ))至7.1×10~(-9) mol/L。  相似文献   
936.
叶娜 《科学》2011,63(4)
[本刊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张翱研究组和镇学初研究组合作,在双靶点抗帕金森药物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5月18日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相似文献   
937.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对32例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病人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了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共32例,男24例,女8例.其中60岁以上3例,10岁以下1例,20~40岁2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2例,急性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7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  相似文献   
938.
939.
目的 探讨以慢速三维牵引为主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脑控制三维牵引床,为65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设计不同的程序,进行慢速牵引。同时配合静点、离子导入、点穴、按摩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62/65。结论 此方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40.
从三七水溶性成分中首次分离得到一个多羟基吡嗪衍生物。该化合物经MS ,NMR ,1H 1HCOSY ,13C 1HCOSY ,HMBC等鉴定其结构为 2 (1′ ,2′,3′,4′ 四羟基丁基 ) 6 (2″ ,3″ ,4″ 三羟基丁基 ) 吡嗪。将分离样品与化学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对照 ,进一步证明了该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