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花土沟油田具有断层发育、注采关系复杂,舍油井段长、层问干扰严重,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随着油田精细注水开发工作的深入,油田地下油水分布特征变的错综复杂,综合含水上升过快,局部区块暴性水淹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次主力层较难动用等问题和矛盾,导致油田水驱效果变差,使油田的生产局面较为被动。因此,水淹层的识别及评价研究,对花土沟油田下步措施挖潜、调整和完善开发方案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2.
在总结历年堵水开发基础上,针对底水油藏封窜开采施工过程中存在"封堵不好、有效期短、污染严重和堵水后不出液"的"四大"问题,提出新的工艺技术进行研究攻关.  相似文献   
113.
采用量子自组织网络方法, 解决油田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识别问题. 首先, 构造储层特征指标集, 包括测井曲线的序列指标和单个数值指标. 对序列指标先采用离散Walsh滤波方法去除噪声, 然后取均值, 再与其他单个数值指标一起构造储层特征向量. 其次, 将储层特征向量转化为量子态描述, 提交量子自组织网络实施聚类. 最后将聚类收敛后的网络作为水淹层识别的数学模型, 应用于油田相似区块的水淹层识别中.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正确识别率比传统自组织聚类方法高6%.  相似文献   
114.
川口油田主力油层为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水淹井数量增多的现象。针对这些矛盾和技术难题,在精细油藏地质研究及开发动态分析的基础上,细分注采单元,制定了以细分调参为主的治理工艺技术。现场实施5口,对应的水淹井见效率100%,平均含水率降低22%,产油量明显上升,措施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5.
李皓 《科技潮》2010,(8):50-51
“洪灾”又名“水淹”。有文献指出:故宫修建于1406~1420年,建成后至今500多年了,却几乎不见“水淹”的记载。即使下暴雨,雨水也会很快排走,地面不会出现积水。为此,笔者花了两天时间,两次入宫,想把故宫从不发生“洪灾”的设计看个明白。  相似文献   
116.
自然电位基线偏移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然电位理论为基础,用实验方法揭示了水淹层自然电位基线偏移的机理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储层岩性、物性、润湿性、井筒流体性质、地层水及注水水性质和水型等影响因素对自然电位基线偏移情况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将此研究成果用于识别孤东油田四区馆上段高孔高渗、疏松河流相储层中不同水淹时期的水淹层,通过对多种影响因素的校正,提高了利用自然电位曲线识别水淹层的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7.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的地质特点,以测井资料为依据,结合取心、岩电、测试等分析资料,应用测井多井解释技术,建立了克拉玛依油田二中区砾岩储层参数解释模型,进而评价该油田二中区、二西区和红山嘴区块的砾岩水淹层。水淹级别按六级划分,其综合符合率达80%以上,解决了水淹层的精细描述问题,为高含水期老油田增储挖潜、控水稳油、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8.
分析了水驱油田地质,测井及开发动态特征,提出了用生产井含水率资料结合测井资料求取产层平均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9.
油田水淹级别的判定对于寻找剩余油、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稳油控水效果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oosting的C4.5决策树算法用于油田水淹层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的C4.5决策树,经Boosting算法提升后的集成C4.5分类器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泛化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0.
不同高程下秋茄和白骨壤幼苗生长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厦门杏林曾营海岸3个样地(未填高样地H0、填高0.5m样地H1和填高1.0m样地H2)人工种植海沧种源秋茄(Kandelia candel)140株、湖种源秋茄137株,移植集美凤林种源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140株,在2a时间内对红树幼苗成活率和生长进行定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除H0样地白骨壤存活率为62.5%外,其他样地的秋茄和白骨壤存活率均在85%以上。H1和H2样地秋茄幼苗的叶片萌发数、现存叶片数均大大高出H0样地。总体来看,H1和H2样地秋茄幼苗长势良好,两种种源的秋茄幼苗未见显著差异。白骨壤幼苗的观测结果和秋茄有所不同,H1样地白骨壤幼苗的茎高和现存叶片数远远高于其他样地,在原有滩面上填高0.5m是厦门西海域海岸白骨壤生态恢复的较优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