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5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42篇
教育与普及   3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494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水泥-矿粉颗粒级配与流变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颗粒群分布的矿粉(即矿渣微粉,后同)、水泥按一定比例匹配,测其净浆流变性能指标及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应用Origin软件,以宏观性能指标为z轴,水泥与矿粉D50(颗粒体积分数为50%时对应的粒径值)差为x轴,水泥与矿粉混合样的粉体D50为y轴,进行三维区域图分析,并综合流变性及活性,给出了水泥-矿粉最佳匹配的定性范围。  相似文献   
72.
透水基层材料渗透系数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和进行大量室内试验 ,确定了级配 型沥青碎石和级配 型水泥碎石两种透水基层材料的配合比。并通过自制的沥青处治碎石渗透系数测试仪和水泥处治碎石渗透系数测试仪 ,分别测定了上述两种透水基层材料的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73.
从传统生物技术、近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三个阶段综述了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4.
系统分析了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土的化学成分、物理组成的影响,水泥的影响,混合料干密度和含水量的影响及施工中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6.
从先天免疫角度,简述防卫素研究的发展历程,阐述防卫素的性质、分类、合成、作用和应用前景。特别关注防卫素在先天免疫中的功能,并强调海水养殖对象等海洋无脊椎动物防卫素的研究状况及与先天免疫的关系。指出海洋生物作为包括防卫素在内的抗生肋资源库的巨大开发利用价值和研制抗菌新药的诱人潜力。  相似文献   
77.
对太行山地区铁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因,并对矽卡岩型铁矿尾矿矿物组成及成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此类尾矿的特殊性。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其中对尾矿还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工业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8.
目前,预拌混凝土裂缝成了困扰预拌混凝土应用与推广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本文从预拌混凝土组成的角度。对预拌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79.
多功能水泥复合助磨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技术途径研究具有助磨、增强、减水等作用的多功能水泥复合助磨剂.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助磨剂比采用单组分助磨剂明显提高了水泥的筛余细度和比表面积,改善了水泥粉体的流动性;在掺量小于1%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水泥的强度.对水泥水化样的TG—DTA及SEM分析表明,掺入多功能复合助磨剂后,大幅度提高了水泥的水化速率,促进更多水化产物的生成,使硬化浆体结构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80.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控制是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是实现大桥成桥线形、内力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主桥施工控制实践,阐述了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控制原理、方法和分析计算理论,研究了双幅桥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分布特性以及高强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控制,科学地指导了施工。使全桥10个合拢段的合拢轴线误差小于或等于4mm,标高误差小于或等于23mm,成桥线形均在设计允许误差范围内。克服了高强度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龟裂和强度损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