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6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9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1篇 |
丛书文集 | 125篇 |
教育与普及 | 10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7篇 |
现状及发展 | 14篇 |
综合类 | 16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30篇 |
2011年 | 130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44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当前,人类剧烈的经济活动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大背景之下,水文水资源领域的技术进步支撑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也更加有利于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水生态环境保护、河流湖泊治理等工作的开展。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例阐述了在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问题及其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22.
马衔山两种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萌动早期,选取甘肃马衔山地区两种典型的生境,进行了沙棘根际微生物的分离、测数,并根据菌株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等,对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从两样地共得到细菌菌株47株,分属于12个属;放线菌菌株31株,分属于3个属;真菌菌株20株,分属于4个属.同一地区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土壤中,林缘河滩沙棘灌丛沙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总数以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阳坡干旱草地;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3.
根据三峡库区冬蓄夏汛的水文生态过程,研究了消落带典型的冬季蓄水淹没和夏季汛期水淹对不同高程消落带土著植物南川柳(Salix rosthornii Seemen)的盖度、基径和株高等生物学特征及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水淹后172 m高程南川柳平均盖度与株高及175 m高程平均株高显著增大(p<0.05),而对两高程段南川柳基径影响不明显(p>0.05).夏季水淹后,172 m高程南川柳平均盖度显著降低(p<0.05),基径和株高变化较小(p>0.05);而175 m高程南川柳生物学特征受水淹影响不明显(p>0.05).经过冬季和夏季水淹,172 m高程物种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先增大后降低,而175 m高程则出现相反变化趋势;172 m高程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增大(p<0.05),而175 m高程仅冬季水淹后显著增大(p<0.05).就水淹后生物特征短时效而言,南川柳可以有效地作为三峡消落带植被恢复的适生物种,但为降低夏季水淹后由泥沙堆压造成的物理胁迫,需要适当的人为管护. 相似文献
124.
神农架林区河流水文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神农架林区境内四大水系主要河流的河谷形态、水位、流速、降水量、径流量、水质等方面的测量与统计,分析林区四大水系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研究表明:神农架林区境内河流属于高山河流,河流下切强烈,多呈“V”字型狭谷,河宽一般3~10m,河流河谷具有明显幼年期特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分析评价了35条代表性河流水质,以Ⅲ、Ⅳ类水质为主,分别占总调查河流的29%和43%,I、Ⅱ类水质分别占调查河流的3%和11%.各河流水质受单一因子影响十分明显.总体来看,林区河流多数河段受人类活动影响,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5.
基于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的干旱监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陕西省关中平原和渭北旱塬为研究区域,应用1999-2005年每年5月上旬的AVHRR卫星遥感数据,对比分析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的几种干旱监测方法:包括条件植被指数(VCI)、条件温度指数(TCI)、距平植被指数(AVI)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等,研究了VTCI与其他干旱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从研究区域旱情分布来看,VCI的干旱监测结果不符合研究区域干旱的分布规律.从监测结果的影像纹理特征来看,VTCI和AVI可能适合于研究区域的旱情监测.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遥感干旱监测结果与累计降水量的监测结果,得出了VTCI更适合于研究区域的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126.
棉花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及碳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长期干旱后复水后棉花新发育叶片的光合能力、比叶重和碳氮比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面积明显高于对照,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最大时,分别高于对照处理25.66%和50.34%;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不仅具有较高的氮含量,而且碳氮比上升时间也较早。这表明棉花经过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发生了变化,较高的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都为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碳氮比较快上升可能是干旱后复水棉株光合物质更多用于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127.
对嘉陵江上游流域降水、径流、泥沙等水文特性的变化过程及规律的掌握和分析,为水情预报、防汛减灾、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水资源开发及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8.
植被—土壤—水文相互作用及生态水文模型参数的动态表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被与土壤、水文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是生态水文模型和植被变化生态水文效应评估研究的重点.虽然陆面植被指数等动态变化对流域截留、蒸散发等水量、能量平衡项影响已有较多研究,但植被地下生物量变化如何改变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进而影响入渗和径流等水文过程研究相对缺乏.本文综述国内外植被变化对土壤、水文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植被变化水文响应的阈值效应和尺度效应、植被变化下的土壤水力参数时变特征定量表述及其与植被、土壤类型以及气候条件的关系.在生态水文模型中,考虑植被因子对土壤水力参数影响的动态表达可以提高植被变化下水文效应模拟和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9.
干旱处理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干旱和复水对大豆光合生理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22%时,处理组叶片水势急剧下降,表现为一定的阈值反应。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并不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梯度下降而迅速下降,而是与叶片水势的波动一致。复水后,光合作用的各项参数快速上升。对不同时期大豆生物量的差异性分析得知,8月4日处理组植株总生物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10月2日对照组和处理组的总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种子产量相差不大。通过研究,以期为大豆抗旱栽培和高效利用水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0.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的农业干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ODIS数据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LST),构建温度植被旱情指数(NDVITs)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设计的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VDI)作为旱情指标,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重庆市梁平县2006年7月12—27日的旱情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006年7月12—27日重旱区主要分布在梁平的东北地区,旱地受旱面积为67.32%,水田受旱面积达55.1%,林地、水田、旱地、其他用地四种用地类型,其受旱比例依次递减,所得数据与该时间段该区土壤墒情站所得的干旱数据基本符合,该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本次干旱灾害的空间分布,为相关部门进行干旱灾情评估制定和实施抗旱减灾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