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32篇
丛书文集   267篇
教育与普及   1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5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717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686篇
  2008年   687篇
  2007年   710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41.
专利制度在高校科研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安徽科技》2003,(3):58-60
作为新世纪的一个重要特点,以知识特别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正悄然兴起.知识经济既不同于农业经济又不同于工业经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既需要有新观念、新思维、新政策、新机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解决新问题.所谓专利制度,是关于在承认知识是一种财产并对其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促进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的一种重要法律制度.专利制度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知识创造的激励作用;二是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三是促进知识成果、外资的引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作用.作为科研活动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专利制度在高校科研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43.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防意识有所忽视,从中国经济特点和国防需求的现实出发,科学理解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形成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杨俊革 《创新科技》2003,(11):31-31
<正> 在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实现。因此,教育必须实行更高层次的改革,要求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突出前所未有的“新”字;而广义的创新则包括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因此说,学生的积极学习过程也是创新,学生的创新多数是  相似文献   
45.
《华东科技》2003,(1):102-102
侯耀华、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84年7月从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电子自动化控制专业毕业后,就到了上海航天局上海新宇电源厂从事技术工作。曾参与“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电源系统的研制,并在该项目发射成功后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46.
重视主体性体育推进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体育是一种从本质上符合素质教育思想要求的体育新思想,它是指通过建构学生体育主体性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体育主体性使其成为体育主体的一种体育,进行主体性体育能从根本上改变体育课程实效差的问题,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21世纪我国体育改革应重视主体性体育。  相似文献   
47.
48.
贵州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民族风情旅游优势,挖掘民族地区体育资源,增加民族体育资源储量,促进贵州民族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是贵州省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9.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一贯是突出一个“管”字,而没有学生的全力配合,与学生签订“学生管理与自律协议”书,能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全新的学生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0.
对社会发展机遇问题的研究,是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的大事情。文章力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分析社会发展过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辨证关系,揭示二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社会发展机遇的特点(随机性、变动性、时效性、价值性、风险性),提出把握社会发展机遇的原则和方法,确立社会发展机遇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