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4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15篇
系统科学   127篇
丛书文集   292篇
教育与普及   3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9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88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437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海南东北区中药资源及南药生产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地调整海南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依据海南东北区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中药资源,规划出海南东北区南药生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灿烂夺目的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支配着太阳系的命运、给诸行星以生机乃至生命。然而,它只是庞大的银河系中毫不起眼的一颗恒星。那么,位于银河系中心的又是个怎样的天体呢?85年前,人类终于认识到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中心,从而揭开了孜孜不倦的寻找银心天体的百年史。  相似文献   
13.
一、应用复杂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解释滑坡现象的尝试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及混沌理论等非线性科学 ,共同揭示了物质系统变化过程中的可逆与不可逆、有序与无序及这种矛盾相互转化的机理和条件。同时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如何从平衡到不平衡、从对称到非对称、从稳定到不稳定的演化和反演化的规律[1]。耗散结构理论认为 ,一个系统从初始的混沌状态出发 ,具有自催化能力的单元之间的竞争 ,能够通过一系列非平衡不稳定产生功能组织 ,而且“系统在获得时间的、空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特定的干预 ,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滑坡产…  相似文献   
14.
15.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区域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的背景下,西部区域经济之所以发展不利,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理论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的区域发展思维。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西部的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经济难以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三分构想”的提出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16.
修泽雷 《自然杂志》2002,24(3):161-168
笔者在前三篇文章内[2 - 4] ,主要根据简单性、序次性、周期性、稳定性等项要求 ,完成了本模型的推导工作 ,本文将对模型的整体性与和谐性进行分析 ,看一看在周期表内是否存在不可解释的矛盾 ,是否显示十分和谐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7.
结构塑性观察的计算机图象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8.
信息     
《科技潮》2004,(8):40-43
  相似文献   
19.
曾友良  刘建军 《自然杂志》2003,25(5):305-309
数学家对游戏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促进了数学的产生与发展,组合数学许多研究方向的产生,就直接来源于一些经典的数学游戏,同时游戏也丰富了组合数学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全长锚固锚杆主要用于变形较大的软弱岩体中,以控制岩体的塑性变形。允许一定范围塑性区的存在,具有较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其锚杆长度以不超塑性区为宜。本文分析了全长锚固锚杆——围岩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工程实践较实用的极限设计准则和方法。图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