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0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提出一种实测方法分析水轮机导水机构的力学特性,并指出压紧特性的测试不仅能提供导水机构闭紧时的载荷条件,而且对了解并改善它的受力状态均有意义。上述结果在某厂的实测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2.
对推移质造床河流提出了一个新的河相关系式,联合水流动动方程,连续方程,底沙的临界开动流速公式和输沙率公式,根据输沙率为零的平衡状态和输沙率为定值的动平衡状态,导出了河床演变在两种极限平衡条件下水平均水深,河宽及河底纵坡降的成套公式。这此公式特别适用于有坝取水束台和保要素的水力计算,用其对已建的新疆喀拉喀什河取水枢纽的上,下游整治段布进行了校核计算,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得到了该枢纽1/36整体  相似文献   
173.
在利用水力过渡过程计算软件预测管网系统中水锤的大小时,管网的建模和参数输入都是在非可视化环境中进行的,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修改困难.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水力过渡过程计算软件的可视化输入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管网建模和参数输入的可视化,既能满足工程约束条件,又能够高效完成管网建模,大大提高了管网系统水力过渡过程分析计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4.
本文以液压元件的间隙过滤效应和滤饼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滤饼破裂的切变模式及与水力卡紧的关系,建立污染启动的数学模型。实验证明这一模型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175.
因充填供水管年久失修,管径相对缩小,供水能力降低,充填能力不够,严重影响矿井生产。本文论述了在不停产条件下,改造充填供水管,增加充填能力的措施及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6.
介绍了CO2酸性环境交联压裂液体系、工艺特点及压裂施工情况,并通过对压裂后产量的分析,总结了该工艺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7.
178.
179.
随着碳酸盐岩储层逐步向超深层开发,储层闭合应力增加,需要提高酸蚀裂缝在高压下的导流能力。将高通道加砂的方式与酸压相结合,通过实验测试优选支撑剂的强度及铺置方式,并测试了酸岩反应后连续加砂与通道加砂下的导流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强度的陶粒支撑剂可以有效地提高酸蚀裂缝在高压下的导流能力。在相同的加砂强度条件下,增加支撑剂团块的数量可以降低单个支撑剂柱的有效应力,提高支撑剂柱在高应力下的稳定性。在50 MPa应力条件下,采用86 MPa陶粒、高通道铺砂的方式,裂缝复合导流能力较常规酸蚀可以提高51%以上;90 MPa应力条件下,导流能力增加幅度达到700%以上。通过改变铺砂方式,既可以节约支撑剂数量,降低施工风险,也可以形成稳定牢固的通道支撑,大幅度提高超深碳酸盐岩储层酸蚀裂缝的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180.
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城市供水管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其拓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增加了供水安全的难度。其中供水水质安全最为迫切,因此需要在供水管网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水质监测点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的问题,在单一的节点水龄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对管网水质的影响,利用北方某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进行水质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案设计,通过水力模拟软件,优化节点水龄法,设计出了基于多因子优化法的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程序。并对北方某市供水管网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水力模型的多因子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计算出的水质监测点位置与实际位置有43.75%的重合度,不仅覆盖了在常规管网运行中水厂及加压泵站等重点水质监测位置,也在供水分界线、管网中以及管网末梢增加了部分监测点,同时对污染事故的预警时间也比优化前短,效果明显。因此,在人工经验的基础上,以多因子法为补充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布置方法更有科学依据,考虑因素更加全面,布点更加合理。利用该方法分析供水管网工况,可为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工作提供较好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