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1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41.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moisture transport structure in the whole layer of the tropospher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during draught/flood years using the NCEP reanalysis data,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re exists a key region with a “Large Triangle” shape of transporting moisture for the Tibetan Plateau to Meiyu Belt and its“source/sink” structure; discloses that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whole budget of inflow and outflow of moisture through the boundaries of a “Large Triangle” key region has the in-phase characteristic. Then a moisture transport structure over the skirt of the plateau and a conceptual model on the “transfer post” of moisture transport in the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Tibetan Plateau-Yangtze River valley in summer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he anti-phase feature of whole layer moisture transport flow patterns of Yangtze River valley during drought/flooding years is exhibited using the computational scheme of whole layer moisture transport correlation vector fields; a comprehensive dynamic model and its physical diagram of the teleconnection source/sink structure of the moisture transport of the Meiyu rain belt have been made. It shows that the moisture transfer effect over the skirt of the plateau from the ocean (Indian Ocean, South China Sea and west North Pacific) led to a moisture confluence belt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the teleconnection moisture transport source/sink structure over the “Large Triangle” shape area in flooding years.  相似文献   
942.
潮湿细粒煤在筛面上的粘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湿细粒煤炭的粘附现象是导致筛分过程恶化的最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筛分作业中潮湿细粒煤的团聚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外在水分在颗粒之间以及颗粒同筛面之间形成的液桥是造成筛分过程恶化的首要因素.在相关液桥力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潮湿细粒物料的粘附模型并对粘附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潮湿细粒煤筛分过程中粘附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些方法有助于相关筛分设备的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943.
土壤盐分和水分胁迫对落羽杉叶片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1年生落羽杉实生苗在不同土壤盐分和水分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酶(NR)、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等几种酶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试验共设4种盐分水平(NaCl含量为土壤干重的0%、0.15%(S1)、0.3%(S2)和0.45%(S3))、5种水分水平(W1指淹水;W2指渍水;W3、W4和W5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50%和25%)及盐分和水分的交互处理等20种处理,时间为130 d。结果表明,20种处理下落羽杉叶片SOD、NR、PAL和POD活性及MDA含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的水分水平、盐分水平,以及水分和盐分交互效应对落羽杉叶片SOD、NR、PAL和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差异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944.
荒漠植物的水分生理特征与耐旱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景周 《甘肃科技》2006,22(1):169-170,173
荒漠植物是在极端干旱、贫瘠等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一些植物种类,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形态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特征,表现出极强的抗旱能力,而且在其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荒漠植物的水分生理特征及耐旱特性能进行分析,旨在为荒漠区防沙治沙的植被恢复与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5.
采用一种新的溶剂C和有机碱咪唑,对传统卡尔.费休试剂进行改进,配制了电量法所用的试剂.对酮类样品中的水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法准确、快速,试剂稳定性较好.该法加标回收率在98%~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946.
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收支以及再分析资料可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以实测资料为准定量计算了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收支各分量,包括降水、径流、蒸发、水汽辐合等,分析其季节循环、年际变化以及线性趋势变化. 结果表明,多年平均该区域是水汽汇区,主要来自天气过程造成的瞬变波辐合,蒸发所占比例远大于径流和水汽辐合,对流域水分循环至关重要;各要素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很大,20世纪70年代后降水和蒸发的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减小;1958年以来,降水显著减少,天然径流和蒸发也有所减少,但不显著. 然后同ECMWF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作进一步对比分析,以检验两套再分析资料对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循环的描述能力,在论证了其适用性的同时,指出其局限性,从而为使用再分析资料进行该区域水分收支分析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47.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WATER VAPOR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VISING AND IMPROVING THE INITIAL MOISTURE FIELD OF MID-SCALE NUMERICAL WEATHER MODEL. AT PRESENT,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INFORMATION OF WATER VAPOR IS PROVIDED MAINLY BY RADIOSONDE. HOWEVER, …  相似文献   
948.
袁艺 《河南科技》2005,(3):11-11
烟草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反应和需要量是不一样的。伸根期以前烟草对水分的需要量较小,此期轻度土壤干旱可以促进烟株根系的发育,而对烟叶产量和质量没有影响;旺长期烟草对水分的需要量最大,反应最敏感,此期干旱对烟叶产量的影响最大;成熟期烟草对水分的需要量又趋减少,但此期干旱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烟田灌溉时期主要是在烟株生长的中后期阶段。  相似文献   
949.
长安地区人工林地土层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长安区引镇梧桐林地、韦曲镇南杨树林地与西安市南郊麦地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0~600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和土壤干层特点与分布.结果表明,长安地区在正常降雨年份人工林地土壤含水量从地表向地下呈现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17龄梧桐林、13龄和10龄杨树林地200-4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平均为9.13%、9.23%和9.50%,发育了明显的土壤干层;麦地土层含水量比梧桐林和杨树林地明显高,无土壤干化的显示;在丰水年该地区人工林土层含水量与正常降雨年份林地土壤含水量显著不同,17龄梧桐林、13龄和10龄杨树林地200~4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平均为22.55%、21.20%和21.15%,土壤干层消失.这表明在降水量增加的条件下,土壤干层中的水分完全有可能恢复.土壤干层的发育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植被类型、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恢复,因此土壤干层水分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0.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大孔隙与入渗性能关系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下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土壤大孔隙的关系. 结果表明: 饱和导水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变异系数达67%; 其大小不仅取决于总孔隙度, 更主要取决于能导水的大孔隙的数量和大小. 饱和导水率的变化对大孔隙变化具有高度依赖性, 且与半径大于0 1 cm的大孔隙体积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