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5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考察了邻羟基苯甲酸和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荧光自猝灭现象,研究表明,较高浓度的邻羟基苯甲酸和邻氨基苯甲酸等一类物质,在光激发下,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激-基二聚体,使荧光性的单体量减少,从而产生自猝灭.此自猝灭荧光探针可指示体系微环境的变化,并成功地应用于DNA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42.
Zee-Cheng and coworkers first prepared effica-cious antitumor agent M itoxantrone by leuco-1,4,5,8-tetrahydroxyanthraquinone reacting with 2-(2-am in-oethylam ino)ethanol,and they propose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AR)of anthraquinones as antitu-m…  相似文献   
43.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细胞色素c在2-氨基乙硫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细胞色素c在2-氨基乙硫醇修饰的金电极上的电子传递过程为—扩散控制的可逆反应,2-氨基乙硫醇自组装膜可用作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的有效促进剂。依据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测量结果,讨论了单分子膜的组装过程及其对促进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4.
利用2-氨基-5-(3-吡啶基)-1,3,4-噻二唑和取代苯甲酰氯的酰化反应,合成了5个5-(3-吡啶基)-2-芳酰氨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Ⅲa~e,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方法证实.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II-Ic具有优良的生长素活性,在10mg.L-1浓度下其促进率达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45.
以改性后的聚丙烯腈(PAN)超滤膜为基膜、p,p′-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一种新型聚丙烯腈/聚p,p′-二氨基二苯甲烷酰胺复合膜.探索了单体浓度、界面聚合时间以及后处理时间、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及断面结构.  相似文献   
46.
采用DM F法合成了4-二甲氨基吡啶,并对该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由吡啶与氯化亚砜合成中间体双吡啶盐酸盐的收率从文献报道的57%提高到65%;由中间体与DM F合成目标化合物的收率从文献报道的53%提高到73%.所用合成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合成成本,减少了三废排放.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新显色剂4,4′-二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简称DNBDAA)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Triton X-100存在下,在pH9.20 Na2B4O7-HCl的缓冲介质中,Cu(Ⅱ)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组成为Cu(Ⅱ)∶DNBDAA=1∶1,最大吸收波长为53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8×105L.mol-1.cm-1,铜的浓度在每10 ml 0~6.0μg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可直接用于面粉、奶粉和人发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48.
以对氨基苯氧基封端的聚四氢呋喃醚(p-APTMEG 1 000、p-APTMEG 2 000)和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原料二步法制备了聚醚酰亚胺(PEI)热塑性弹性体.聚醚酰胺酸(PEA)的亚胺化在120℃3 h即可完成.DMA和DSC数据表明PEI具有两相结构,软、硬相具有良好的相分离,其橡胶平台宽,在-20~180℃范围,且模量随着软段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TGA结果表明PEI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初始热分解温度(Tdi)高于420℃,且热降解温域窄.应力应变表明PEI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9.
以标题化合物(tbpOH)为配体合成了4种拟SOD模型配合物,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红外、紫外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在HF/6-31G基组水平上对配体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由分析计算结果可知,tbpOH可以成为较为理想的组氨酸模拟物.采用经典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合成的拟SOD模型配合物进行了活性测定,可知所合成的模型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拟SOD活性,且活性顺序为Cu2(tbpO)·(CH3COO)·(ClO4)3·2C2H6O·H2O>Cu2(tbpO)·(C6H5COO)·(ClO4)3·1.5C2H6O>Fe2(tbpO)·(CH3COO)·(ClO4)5·CH3OH·H2O>Mn2(tbpO)·(C6H5COO)2·(ClO4)2·4H2O.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聚四氨基酞菁钴修饰电极(p-CoTAPc/GC)催化氧还原反应的性质,用电聚合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p-p-CoTAPc/GC,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其对氧还原催化的性质,结果表明:氧气的浓度及扫速对催化存在影响,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催化反应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