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42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0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用二级连串吸收器对HN3与CO2摩尔比为2:1的混合气体进行高气速选择性吸收,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二级吸收器出口气相CO2摩尔分率达0.909,残余氨摩尔分率仅为0.091,氨的总吸收率为96.7%,二氧化碳的总吸收率为33.1%,液相氨水浓度可达10.82mol/L,液相氨碳摩尔比为5.85。实验发现,一级吸收的液相氨浓度,二级吸收器温度和喷孔气速是影响残余氨含量的主要因素;液相出口氨水浓度和喷孔气速是影响液湘二氧化碳吸收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2.
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Mn配合物,[Mn(TBDZ)2]NO3·Cl·H2O(TBDZ=噻菌灵).此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6.003(7)A,b=11.158(5)A,c=13.905(6)A,a=90.00°,β=113.196(5)°,γ=90.00°,V=2282.3(16)A^3,Z=4.每个锰离子分别与来自两个噻菌灵分子上的两个氮原子形成双螯合结构,同时还与另一个氯离子,一个配位水的氧原子配位,形成了一个变形的八面体结构.未配位的硝酸根离子与配位水,噻菌灵上的另一个亚胺基上的氢原子形成氢键,参与了配合物的空间连接.  相似文献   
43.
醋酸去氢表雄酮肟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醋酸去氢表雄酮为原料,室温搅拌下和盐酸羟胺在弱碱性介质中反应合成醋酸去氢表雄酮肟,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醋酸去氢表雄酮肟,收率达89.6%。通过测定其熔点,借助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以及元素分析等技术来表征其结构。抗菌活性实验表明,醋酸去氢表雄酮肟对实验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对枯草芽胞杆菌CMCC63501株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4.
采用化学镀法,以联氨作为还原剂,在螺旋碳纤维表面沉积金属镍,获得一种新的复合功能材料。通过SEM和EDX能谱分析,碳纤维基体上包覆了一层致密均匀而且连续的纯金属镍层,没有引入其它杂质元素。通过对样品在2~18 GHz范围内的电磁参数进行分析讨论,可知表面金属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样品的介电损耗,尤其在10~18 GHz有较大增幅,最大达到了35.2左右,表面金属化对样品的电阻率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并且在低频处复合材料的电磁损耗都较纯基体材料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5.
丙酸盐对厌氧氨氧化除氮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有机碳对厌氧氨氧化的长期影响,向厌氧氨氧化膜生物反应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丙酸钠,研究对反应器的除氮效能以及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表明:反应器主要的脱氮过程由Candidatus Brocadia完成,当丙酸钠浓度为100 mg/L时,反应器中由于异养细菌的生长,可实现碳氮的同步去除,平均总氮去除率可达9...  相似文献   
46.
以2,3-二氯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肼解、与马来酸二乙酯成环、溴代、氧化、水解得到关键中间体3-溴-1-(3-氯-2-吡啶)-1H-吡唑甲-1-甲酸,然后再与二氯亚砜反应生成甲酰氯,最后与各种环氨作用得到最终化合物3-溴-1-(3-氯-2-吡啶)-1H-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并对最终化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7.
应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吲哚乙酸为模板分子,吡咯为聚合单体,采用电聚合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合成了性能稳定的吲哚乙酸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利用方波伏安法分析吲哚乙酸在该印迹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0.55 V(vs.SCE)处的峰电流与浓度为5.0×10-6~2.4×10-4mol/L的吲哚乙酸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2.0×10-6mol/L,响应时间为90 s;同一支印迹电极对吲哚乙酸响应值的RSD为1.7%(n=9);该印迹电极对吲哚乙酸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相对误差小于5%时,20倍的色氨酸、多巴胺和抗坏血酸以及50倍的组氨酸均对吲哚乙酸的测定不产生干扰。用该印迹电极对绿豆芽和黄豆芽进行分析,吲哚乙酸的浓度分别为5.07μmol/L和18.86μmol/L;对黄豆芽样品进行回收率测定,回收率在97%~104%之间。  相似文献   
48.
赵锐峰 《科技信息》2007,(22):286-288
本实验采用了氯乙酸碱性水解法合成羟基乙酸的工艺路线,以氯乙酸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碘化钠为催化剂进行反应。本实验采用单因素法对单个影响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量)进行研究,得到的最优化条件是: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8小时,催化剂用量与氯乙酸的质量比为0.8%。该反应为亲核取代反应。反应时,反应物氢氧化钠与氯乙酸钠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1。用酸碱滴定法来计算羟基乙酸的产率,首先用乙醚对产物进行萃取,除去未水解的氯乙酸,然后用标定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计算得羟基乙酸的产率可达到73.1%。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150mm4.6mm,5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为216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在21.8~152.6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0.0%,RSD为0.8%(n=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0.
采用了SnCl2·2H2O为还原剂,丁二酰二酰肼(SDH)为N3-离子提供体,在室温下制备[99mTcN]2+中间体,然后与2-(4-吗啡啉代)乙基氨荒酸盐(MPEDTC)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得到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0%的99mTcN-MPEDTC配合物.该配合物是一种体外稳定性良好的脂溶性电中性物质.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表明:99mTcN-MPEDTC配合物在小鼠心肌和脑中摄取量均不高,且靶与非靶比值偏低,不适合作为心脑显像剂,为寻求新型心脑显像剂,该配合物的结构需要进一步修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