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8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413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440篇
教育与普及   5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4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31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用SNIFTIRS和循环伏安法研究0.1mol/L Na0H溶液中次亚磷酸根离子在铂和镍两种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次亚磷酸根离子在两种金属上的氧化明显不同,在Ni上氧化产物是HP03^-,在Pt上电位较负时氧化产物是P03^2-,而电位较正时产物是P04^3-.讨论了在两种金属上次亚磷酸根离子氧化反应的差别和相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42.
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游离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了牙膏中的游离氟.讨论了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的组成及用量,氟电极在测定后快速恢复到空白值,以及不同空白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游离氟的浓度在0.1000-9.00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2000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2.5%,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0.8%~104.7%,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43.
三种曝气器在染料化工废水中充氧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某染料化工废水为试验对象 ,选择了三种不同规格型号的微孔曝气器 ,分析比较了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供氧能力、氧利用率和需气量 ,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该化工废水处理站的供氧系统作了综合评估 .评估结果对废水处理中曝气器的合理选用和供氧系统的正确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4.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在奥氏体不锈钢上注入金属W离子,研究了W离子注入对奥氏体不锈钢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离子注入后不锈钢的表面硬度提高了3倍;W离子注入能够显著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微动磨损性能,降低微动磨损面积.这主要归因于离子注入造成的表面强化,以及离子注入在基体表面产生的压应力.  相似文献   
145.
多细胞藻海带对Cu2+、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海带对Cu2 ,Ni2 的吸附性能及温度、时间,介质pH值,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海带对Cu2 ,Ni2 的去除率分别为95.17%、97.23%.  相似文献   
146.
研究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阴极材料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合成锂铁氧化物的过程中,使Li2CO3轻微过量,可以提高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在同一温度下,随着Li:Fe值的增大,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增加。相同Li:Fe条件下,锂铁氧化物电极的导电性随着温度升高按指数规律增加。扫描电镜研究(SEM)表明,Li:Fe比值不同,制备的锂铁氧化物电极表面形貌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7.
萘乙酸处理葡萄苗木根系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2000年对萘乙酸(NAA)处理葡萄(玫瑰香)苗木根系的促根作用、生理反应、高质量浓度下促进皮层组织异常生长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00mg/LNAA可有效增加葡萄根量和促进新根生长;促进根皮内蛋白质水解,新根内蛋白质含量增加;高质量浓度的NAA(800mg/L)诱使葡萄根系皮层异常生长,表现为皮层组织松软肿胀,含水量显著增加,离子外渗显著增多,组织液质量浓度明显降低;通过切片观察,高质量浓度的NAA处理的葡萄根皮组织异常分裂而膨胀,最终解体。  相似文献   
148.
针对机用锯条存在消耗合金元素、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冶金困难和工艺复杂等问题,利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形成的表面冶金高速钢可以达到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本研究用20Cr2V2机用锯条坯材作为试样进行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和离子渗碳,对渗金属、渗碳后的金相、XRD图谱进行分析,为表面高速钢机用锯条的工业化推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9.
石嘴山二矿煤样程序升温自燃性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煤样程序升温自燃性测试实验装置,模拟煤自燃发火过程。通过考察煤样的煤温变化、氧气消耗量、一氧化碳产生量及其他气体的变化规律,并确定煤的临界温度、气体产生率、放热强度和极限参数,研究石嘴山二矿煤的自燃倾向性。为石嘴山二矿安全生产、自燃火灾的预测以及防灭火,提供依据。该实验数据精度在90%以上,能够很好的满足现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0.
稀土离子对体外兔成熟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金超  许善锦  王夔  于世凤 《科学通报》2003,48(16):1767-1771
用在骨片上培养日本大耳白兔破骨细胞评价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功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稀土离子(Ln3+)的影响, 为定量评价破骨细胞活性, 用显微摄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骨吸收造成的陷窝数目及表面积, 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的钙. 另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收陷窝的形态. 结果表明浓度为1.00×10-5, 1.00×10-6和1.00×10-7 mol/L的La3+, Sm3+和Er3+及1.00×10-5和1.00×10-6 mol/L的Nd3+, Gd3+和Dy3+均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P<0.01), 而且骨吸收陷窝数目及表面积呈对Ln3+浓度依赖性的减少. 但是, 当浓度降低到La3+, Sm3+和Er3+为1.00×10-8 mol/L和Nd3+, Gd3+和Dy3+为1.00×10-7 mol/L时, 陷窝数及表面积转而增多, 表现为提高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P<0.01). 当Nd3+, Gd3+和Dy3+的浓度进一步降低为1.00×10-8 mol/L时, 对该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 所得结果提示稀土离子Ln3+对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呈依赖浓度的两面性, 也与稀土物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