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8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63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380篇
教育与普及   2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72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采用电沉积Pt在陶瓷膜的方法制得了一种新型的可用于醇类阳极氧化的陶瓷基底电极,采用在电沉积前用氧化钨的溶胶或硅钨酸或硅钼酸的溶液浸渍陶瓷膜的方法可将钨和钼添加到电极中.实验发现钨和钼的添加可以十分显著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如对于甲醇的阳极氧化,添加硅钼酸的电极上的电流密度可达到187 mA/cm2,为相同条件下不含硅钼酸的电极的5倍多.对于乙醇的阳极氧化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2.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原位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Pt电极表面不可逆吸附S原子的电化学特性以及Pt电极上S吸附原子对0.1mol^-1H2SO4溶液中甲酸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扫描电位的上限Eu≤O.70V(SCE)时,Sad可以稳定地吸附在Pt电极表面;通过控制电位扫描上限和扫描圈数剥离部份S可方便地得到Sad的不同覆盖度;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抑制了甲酸的电氧化.本文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了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103.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原位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0.1mol.L^-1硫酸溶液中β—丙氨酸在Pt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0.1mol.L^-1硫酸溶液中氢脱附电位区间内电极表面质量的增加是由于水分子取代Had引起的,而双电层区的质量增加是由于水的吸附模式逐渐由氢端吸附转向氧端吸附所致,根据频率变化和电量数据,可进一步推算出酸性溶液中β—丙氨酸在Pt电极表面只发生弱吸附,水和β—丙氨酸阴离子都可以取代部分氢,吸附在电极表面,影响了电极表面质量的变化量,而吸附态β—丙氨酸在高电位氧化时会消耗Pt表面的氧。本文结果为认识β—丙氨酸在Pt电极表面过程提供定量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104.
过渡金属离子液相催化氧化低浓度烟气脱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Mn2+,Fe2+,Zn2+3种过渡金属离子液相催化氧化低浓度烟气脱硫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并对Mn2+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的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运用溶液化学原理,对SO2及Mn2+在溶液中的组分进行了计算,研究了Mn2+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n2+,Fe2+和Zn2+3种过渡金属离子对烟气脱硫都有催化作用,Mn2+的催化效果最佳;在烟气中,当SO2体积分数为1.4%,O2体积分数为10%,烟气流量为140L/h,吸收液体积为200mL,温度为24℃,吸收液pH为5~6及吸收液中Mn2+浓度为0.15mol/L时,经过一段吸收反应,SO2转化率大于80%,烟气脱硫率大于75%;当吸收液pH=5~6时,锰主要以Mn2+形式存在,SO2主要以HSO-3的形成存在;其催化反应的机理为:Mn2+与HSO-3反应形成络合物,成为反应链的引发剂来诱发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5.
稳定化ZrO2超微粉体的制备及其催化CO氧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工艺制备无团聚ZrO2(CaO)超微粉体,考察ZrO2(CaO)及M/ZrO2(CaO)催化剂对CO完全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发现,超临界流体干燥可以有效地防止凝胶干燥过程中硬团聚体的生成,从而获得高比表面积、大孔体积、小粒径且具有良好单分散性能的ZrO2(CaO)粉体.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及裁体,超微ZrO2(CaO)在CO完全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未担载任何活性组分的超微ZrO2(CaO)是CO完全氧化反应的高温催化剂,其50%转化温度约为280℃,100%转化温度为550℃;以超微ZrO2(CaO)粉体作裁体,担载Ni,Cu和Pd的负载型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6.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适于测定SOD活性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Cu-ZnSOD(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根据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部位结构设计、合成的一些模型化合物(the models of SOD,MSOD)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u-ZnSOD和含Cu(Ⅱ)、Fe(Ⅲ)、Mn(Ⅱ、Ⅲ的SOD模型化合物随浓度升高,有的对邻苯三酚氧化表现为负抑制(即促进邻苯三酚氧化);另一部分化合物在较低浓度表现为抑制,较高浓度表现为负抑制的交替变化;或抑制率的无规则变化。本文对出现负抑制的内在根源进行了探讨,鉴于邻苯三酚自氧化的复杂反应机理;含Cu(Ⅱ)、Fe(Ⅲ)、Mn(Ⅱ、Ⅲ)SOD模型化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和Fenton反应催化活性,及MSOD中金属离子的Lewis酸性,不宜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相似文献   
107.
仿生氧化偶联合成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 Balanophon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廉价易得的香草醛和丙二酸为原料,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酯化、仿生氧化偶联、还原和氧化等5步反应(总产率22%)制得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Balanophonin 1,其中两分子阿魏酸甲酯5经Ag2O仿生氧化偶联成为它的二聚体6是本合成路线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08.
制备了四价钒铬合物 VO(pic) 2 · H2 O催化剂及其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 VO(pic) 2 -Na Y,并以尿素过氧化氢 CO(NH2 ) 2 ·H2 O2 为氧化剂 ,考察了催化剂对正己烷和正庚烷等烷烃的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证明 VO(pic) 2 -Na Y不但具有与 VO(pic) 2 ·H2 O相似的催化氧化活性 ,而且显示出对伯醇 (正构烷烃 )产物有较好的择形选择性。考察了 VO(pic) 2 -Na Y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正己烷和正庚烷的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并讨论了不同操作条件对烷烃氧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超声-光催化氧化联合法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光催化氧化-超声分散联合法,以纳米微粉TiO2为光催化剂,对低浓度甲基橙溶液进行降解脱色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超声波反应对甲基橙的脱色效果不明显;加入超声波后,联合法与单一光催化相比使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提高了29.4%,这是由于在光催化反应中加入超声波后对催化剂粒子起着即时分散的作用,有效地阻止了体系中催化剂颗粒的团聚。光催化剂用量为0.20%,超声波发生仪的发生电流I=4.0A时,对初始质量浓度为25mg/L的甲基橙溶液有很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10.
一种改进的漆酶酶活检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 2 ,2′ -连氮 -双 (3-乙基苯并噻唑 - 6 -磺酸铵 ) (简称ABTS)为漆酶A、B的底物 ,采用UV - 2 2 0 1型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连续记录酶反应在 2 5℃ ,4 2 0nm波长下的时间历程曲线 ,并求取最初部分的斜率以计算漆酶酶活的方法 .该方法直观、方便、准确且可靠 .在 2 5℃的 0 .0 4mol/LBritton Robinson缓冲溶液中 ,漆酶A、B的最适 pH值分别为 4 .0和 4 .5 .在 2 5℃最适 pH值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由双倒数作图法求得漆酶A、B的米氏常数Km 分别是 6 .6 4× 1 0 - 5mol/L和 2 .2 1× 1 0 - 5mol/L ,漆酶A、B的最大米氏反应速度Vmax分别是 1 4 2 5μmol.M (L·min)和 32 5μmol.M (L·min) .漆酶A、B的酶活分别为 2 2 99μmol·min- 1·L- 1和 1 1 4 8μmol·min- 1·L-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