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52篇
  免费   1001篇
  国内免费   1777篇
系统科学   683篇
丛书文集   1243篇
教育与普及   11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2篇
现状及发展   203篇
综合类   30627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714篇
  2022年   720篇
  2021年   843篇
  2020年   666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540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977篇
  2014年   1665篇
  2013年   1546篇
  2012年   1718篇
  2011年   1923篇
  2010年   1924篇
  2009年   2194篇
  2008年   2242篇
  2007年   2266篇
  2006年   1938篇
  2005年   1666篇
  2004年   1612篇
  2003年   1048篇
  2002年   650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649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358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355篇
  1992年   365篇
  1991年   304篇
  1990年   273篇
  1989年   260篇
  1988年   252篇
  1987年   160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83.
84.
Pyrolysis of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at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rom 500℃ to 750℃. Its composition of pyrclysates has been analyzed. Several compounds, especially benzene, toluene, p-xylene could only be formed above 500-550℃. Howerver, peak intensities for some pbend derivatives were decreased at the higher temperature. During pyrolysis, for thermo-setting 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s, polymeric chain scissions take place as a successive removal of the monomer units from the polymeric chain. The chain scissions are followed by secondary reactions, which leads to a variety of compounds. Addition reactions can also take place among the double-bond compounds during pyrolysis.  相似文献   
85.
微波水相法合成外消旋1,1''''-联-2-萘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以FeCl3·6H2O为氧化偶合剂,水为溶剂,利用微波辐射技术,快速合成了1,1′-联-2-萘酚.同时对影响收率诸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微波功率495 W,辐射时间40 s,n(β-萘酚)n(三氯化铁)=12,收率达91%.与常规方法相比,本实验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产物易分离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相似文献   
86.
87.
本文用麦夸算法构造高原鼠兔体重生长的Logistic和Compertz曲线模型,其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比Gompertz曲线更优化,Logistic模型比逻辑斯谛-指要饱和模型的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88.
“十五”期间,我国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取得了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显露。一批创新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在纳米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若干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SCIENCE、NATURE及相关学科一流杂志发表了系列重要论文,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和通信、超强超短激光等方面研究居国际前列;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脑与认知、  相似文献   
89.
细菌克星     
在对抗细菌的战斗中,抗菌素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威慑力,因为这些细菌很快就演化出了抵御抗菌素的抗体。然而来自转基因土豆的抗菌肽将不再给细菌任何喘息的机会,因为它们抓住了细菌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90.
劳丹与布鲁尔关于科学信仰解释权之争是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领域有影响的一场激烈争论。科学哲学的领军人物劳丹断言强纲领没有任何依据,属于伪科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核心人物布鲁尔坚信科学哲学家的理性解释模式是没有说服力的“稻草人”,强纲领才是强有力的纲领。本文聚焦于二者争论的原始文献,将争论置身于科学合理性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之中,通过分析争论涉及的三个关键问题以揭示争论双方的立场和根本分歧。文章最后反思争论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