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64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9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为了高效选择模拟移动床的操作参数,建立合适的分离体系。采用显式差分法对模拟移动床色谱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用2-2-2-2模式SMB分离奥美拉唑对映体实验验证了本求解方法的可靠性。用SMB模型考察了色谱柱在各区带的分布效果,显式差分求解法计算结果显示:增加Ⅱ带、Ⅲ带的柱子数目可以相应提高E口、R口的产品纯度;Varicol SMB工艺比传统的SMB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42.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灰化温度(600℃和815℃)下制得的玉米芯灰的理化特性.利用马弗炉灼烧实验考察了灰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灰分量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联用技术对生物质气化站现场采集的玉米芯灰的灰成分和灰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灰化温度对灰粒度、灰分量、灰成分、灰形态和物相变化均有明显影响,但对积灰结渣特性影响不明显;灰的主要组成元素为钾和氯,玉米芯热解气化排放钾的主要形式是氯化钾;灰表面的形态各异,600℃灰化时形成絮状的大颗粒,815℃时灰表面发生软化熔融,絮状物减少.该研究可为生物质燃料经热化学转化后的燃气净化及生物质灰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3.
为了研究气流对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计算流体力学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流声耦合问题.以直通穿孔管消声器为例,计算出它们存在气流时的传递损失,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忽略消声器内部气流引起的湍流噪声时,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除了共振峰值处的传递损失显著减小外,多数频率处的传递损失有所增加,尤其是在较高频段内变化较为明显;随着气流温度的增加,传递损失曲线向高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44.
采用对Ergun型方程无量纲化的方法对气体通过烧结矿床层的流态进行了研究,考察气体表观流速、烧结矿颗粒直径和床层空隙率对床层内气体压力降的影响,进而探讨床层内临界颗粒雷诺数随颗粒直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颗粒直径一定时,床层内单位料层高压力降随气体表观流速的增大呈二次方关系增大.当气体表观流速一定时,单位料层高压力降随颗粒直径和空隙率的增大呈指数关系衰减.床层内临界颗粒雷诺数随床层几何因子的增大呈指数关系减小,且临界颗粒雷诺数实验预测公式的平均计算误差在5%以内,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45.
分析了移动式颗粒床除尘器的特点,并与传统除尘器进行了比较。结合理论计算与实际运行试验,提出了移动式颗粒床除尘器主要结构参数及主要性能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2010—2011年冬季浙江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NCEP/NCAR 1°×1°格点资料,对2010—2011年冬季浙江两次强降雪进行了对比,通过对环流形势、水汽、动力、热力特征的诊断分析表明,2010年12月15日降雪过程是一次高空横槽转竖,地面强冷空气南下的冷过程,而2011年1月18—21日降雪过程是冷背景下西南气流北抬的暖过程;在700hPa两者都存在着西南气流的加强;850hPa,前者是东风急流,后者是西南风急流。两次降雪都有充分的水汽和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前者能量锋区是南压的,而后者是南北波动的;两次降雪都满足温度场的基本条件,并具有逆温结构,前者的逆温层深厚,后者的比较浅薄。  相似文献   
47.
搭建了3台带有不同石块蓄热介质蓄热层的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对比试验装置,在实际天气条件下,对该装置的运行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块蓄热层具有储存热量的能力,随着蓄热层深度的增加,蓄热层内温度随外界影响就越小.系统内热气流的温升主要在集热棚的中前段,不同时间层热气流温升幅度不同.辐射强度、辐...  相似文献   
48.
探讨TC301/γ-Al2O3和C207/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上合成气一步法制取二甲醚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原料气氢碳比和搅拌转速对一氧化碳转化率和二甲醚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浆态床反应器内,催化剂C301的催化效果优于C207,且催化剂最佳浓度为7.27%;在300r/min搅拌转速下,外扩散阻力的影响基本可以消除;当原料气氢碳比为1.0时,二甲醚收率最大,进而提出利用富碳合成气生产二甲醚是缓解能源问题和减少能源污染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9.
梯级浮床修复黑臭河道过程中浮游植物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将挺水、浮叶和沉水植物组合成梯级浮床以修复黑臭河道;监测浮游植物动态变化情况,并结合水质理化指标对梯级浮床修复黑臭河道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黑臭河道治理与修复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经梯级浮床修复后,浮游植物种类中绿藻门和蓝藻门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优势种也发生改变,其中沉水植物浮床浮游植物门类最多,反映...  相似文献   
50.
针对富营养化严重的新角浦河,构建了梯级生态浮床系统(SFTW),开展河道水体的净化处理示范工程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Dcr,NH+4-N,T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21.26%,29.07%,37.95%和20.74%.治理后的示范河段除TN仍为劣V类外,CODcr,NH+4-N和TP出水浓度均达到V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