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07篇
教育与普及   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8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56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27年   2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心态有多重影响。它促进了民族的认同感,使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大为增强;它洗刷了民族的百年耻辱,使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大提升;它提高了民族的政治觉悟,使民主、和平、进步的观念深入人心;它激发了民族的发展意识,使人们追求现代化和复兴民族的愿望空前强烈。上述这种积极健康的民族心态,必然会促进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2.
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作为旧的元素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强调个性化,形成民族化的设计只有立足民族化,面向国际化,才会使现代设计既有民族风格又充满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33.
台湾南岛语民族自古代至明清时期被泛称为“夷”、“番”;日本统治时期,被称为“蕃”、“高砂族”。学术界开始有六、七、八、九、十、十二等族的人类学分类。1945年以来,民族分类有新的发展,除有“山地同胞”、“原住民”等官方顽布的称谓外,“九族”分类得到确认,邵族、赛德克族重新被认定。历史上接受汉文化较多的“平埔”族群也将逐步被识别和认定。  相似文献   
3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景仰的积极的价值观念、思想准则和道德品格等精神内核,通过多种载体和途径表现出来。民族精神具有区域性、时代性、传承性和开放性。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等概念紧密联系又有差异,是不能等同和混用的。  相似文献   
35.
从长期工作和实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都市民族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民族工作的缺失”和“民族工作的过度”等概念。  相似文献   
36.
王华 《科技信息》2007,(4):154-154,179
要做好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工作,应针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其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7.
“民族”与“族群”这样的概念本来就像人类早期对宇宙万物的认知分类一样 ,是把一个连续谱来作一种主观的切割 ,所以经常因认定者的基本立场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38.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意象,它既有自然的观赏和实用价值,以及艺术上的审美价值,也有伦理道德的比附意义,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象征。梅从单纯的表意符号发展为具有审美价值及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渐变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9.
浙东史学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先后传承,有着相近的治史宗旨或方法的史学流派。它从南宋时期开始形成,经过元明、清初,一直到晚清,其发展不绝如缕。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其中民族精神是其显著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40.
本文对云南省直苴村民族服饰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心理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并试图以此为基础展开民族服饰及其流变关系研究;期望由此展开对民族服饰在当代服装流行文化中的意义、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