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3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北京地铁6号线草房-终点区间矩形隧道叠落穿越超高压燃气管线,周边环境复杂,隧道与管线净距仅为1.6 m;根据工期要求必须先施工上面的出入线,后施工下面的正线隧道.为了保证管线及隧道的安全,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分别从方案选取、数值分析、施工工艺、地面加固、洞内支护等方面进行比选,最终确定了区间穿越超高压燃气管采用洞顶深孔注浆+中洞法分步开挖+出入线底板注浆的矿山法方案.从最终监控量测数据表明:本工程采取的设计方案、施工措施合理、经济,隧道及管线变形均未超过安全性要求,结论对城市地铁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目的】针对浙江地区历史文化村落风貌保护中的“双碳”问题,开展模型试验及低碳景观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建设,优选出针对水体与植被等适应乡土历史环境风貌的低成本、效益好的低碳景观技术,并用于工程实践。【方法】首先遴选出适宜浙江历史文化村落风貌保护的低碳景观技术,并结合传统风貌修复保护技术予以衔接配套;然后形成一整套的低碳景观技术在试验基地进行系统性模型试验;最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测试出本套技术方案的有效性。【结果】本技术方案可有效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和改善生态系统。【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历史文化村落风貌保护和乡村振兴低碳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63.
周国宝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2):8507-8512
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MSC/Dytran从碰撞力、能量转化及结构损伤等方面,分析了下落物体撞击导管架海洋平台甲板结构过程中撞击位置的变化对平台结构响应的影响。将撞击位置按边界条件和垂向碰撞刚度的不同分类,分析不同边界条件、不同垂向刚度对平台结构损伤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撞击区域边界条件的不同对撞击力和能量的吸收转化影响不大,但损伤变形有所差别;撞击位置的不同对撞击力有影响,各撞击力曲线的起伏和峰、谷点的位置都有所不同;撞击位置不同,相应的各构件的吸能比例也不同,但对结构总体吸能的影响不大;撞击位置不同导致结构损伤过程的变化,并影响到构件的损伤模式和失效次序。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红杉林地表土壤和林下枯落物的实验分析,得出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四川红杉林0~40cm深度的土壤层最大贮水量为1841.3t/hm2,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03.4t/hm2,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四川红杉林水源涵养最大值为1944.7t/hm2。  相似文献   
65.
在正交数据基础上,讨论非正交数据处理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理论上运用缺落数据的方法给出部分追加试验设计的数据处理及分析的严格方法,并用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大同落阵营农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和项目概况,分析了项目实施后的影响以及群众对项目的评价,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验效益3个方面评价了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7.
文章详细介绍了复合式缆索吊机在落布溪大桥拱肋吊装中的应用,并简单介绍了线形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68.
近地炸点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火炮导弹等武器的精度越来越高,而与之相匹配的武器测试评估与训练系统明显滞后。针对传统的四元阵、五元阵定位精度较低,采用单基阵精确定向多基阵融合定位的原理,将小孔径基阵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结合,提出一种全天候、多环境适应性、实时性强的炮弹落炸点测量系统。介绍基于小孔径的单基阵定向部分,提出一种改进的立体五元阵,给出优化的定向算法和时延估计方法,详细分析定向误差。户外进行定位实验验证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单基阵定向方位角小于0.52°,俯仰角小于1.33°,定向性能较好;多基阵对X、Y坐标的定位精度优于0.8 m,对Z坐标的定位精度优于1.5 m,定位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69.
楼板人致振动中单人行走荷载加载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PDL参数化编程,实现单人行走荷载的4种加载方法,并利用ANSYS瞬态动力分析软件,进行楼板振动数值分析.将数值模拟得到的楼板加速度峰值和均方根值与文献中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4种方法的优劣及适用性.结果表明:单步落足荷载加载模拟人行走作用下楼板振动时,不考虑双脚的重叠时间段得到的楼板加速度响应偏小,且误差较大;其他3种方法得到的楼板振动加速度峰值相差不大;傅里叶连续行走荷载在固定点加载得到的加速度均方根值,不能用来表征楼板舒适度;单人随机行走荷载加载与实际情况更为符合,是分析楼板振动响应较为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豫西丘陵地形对冰雹灾害落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作俊 《河南科学》2013,(12):2232-2237
利用三门峡市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2006--2009年冰雹个例资料,结合豫西山区地形特征,分析了豫西丘陵地形对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落区的影响,结论如下:豫西地区每年都会发生雹灾多次,对当地经济作物危害很大;最早产生冰雹灾害的月份为5月,最晚为10月,其中以6月产生次数最多;冰雹灾害产生时间多在午后到傍晚,集中时段是在14—16时,傍晚之后的18—22时也有一个弱的峰值,而每日的6-12时没有产生过冰雹灾害.冰雹灾害影响范围比较小,最大直径(影响范围内两点间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50km,大多数雹暴的雷达初始回波出现在降雹点的西北部,少数出现在降雹点的东北部、西南部或西部.豫西大部分地区都可能产生冰雹灾害。但在丘陵地形的影响下,有2个较集中的地带,一个在渑池县境内,另一个在卢氏县中北部到灵宝市南部地区.冰雹灾害落区均分布在山体的迎风坡上,且都在河流沿岸或附近.基于以上结论总结得到豫西山区冰雹灾害预报预警的重要着眼点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