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大型企业的改革,吸纳了大量新增劳力和剩余劳动力,保持了社会稳定,特别在维护市场有序的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近年来集中精力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减慢,其中融资的问题是制约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的“瓶颈”。因此。如何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构建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良好的银企关系,是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当前国内学者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和企业外部的角度来研究的。  相似文献   
312.
313.
因近年国学热而重被提起的马一浮,以六艺之学为国学,现今颇受推崇。但其国学观,在他那个时代,其实极为特殊,因而赏音也就较少。马先生之洞见及其学术宗旨,亦正需由他如何与众不同处才能看出。 故而从三个方面说明马先生国学观的特点。(1)说明其国学不仿拟西学,也不取法于西人之治学方法,甚且认为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大问题。(2)说明民国初年的国学运动皆依托大学,惟马先生反对现代大学体制,独欲以夏变夷,自办书院,讲说六艺。(3)再说明历来理学家较重四书,不甚治经学,故清儒倡言经学以反理学。民国时期讲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的,也自认为继承了清人治经之法,反对理学。马先生却是阐发群经大义的理学家,不只在当时无与伦匹,在整个学术史上也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14.
袁世凯作为“窃国大盗”已“盖棺定论”。他在中国政坛的崛起,一以编练北洋武力为后盾。二与他在晚清的外交生涯有关。他主持北京政府外交的理念和实践,对于民国时期的中国外交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315.
八十年前的“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是一场震惊中外的奇荒巨灾。这场灾难的发生,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更多地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从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入手,分析年馑的成因,可以得出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是人祸大于天灾的结论。  相似文献   
3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北京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大量位于城区的工业企业因产业布局和改制重组的需要逐步外迁,留下烟囱、老厂房等一批高大宽敞、风格独特的工业遗产。  相似文献   
3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对于大城市而言,交通拥堵的问题也伴随而来。任何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有过被交通拥堵折磨得苦不堪言的经历。如何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各地一致想到了地铁!在修建地铁的过程中,很多城市在短时间内必将面临交通更加堵塞、空气质量更加糟糕的现实。但是  相似文献   
318.
李金松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3):45-49,75
自17世纪中叶至民国时期,金批《水浒传》招致了众多批评,这些批评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金圣叹的历史地位与文学地位随着这些评论而发生变化。透过这些批评,我们既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又能认识到金批《水浒传》的思想价值与理论价值。可以说,近三百年的这些批评展示出人们对金批《水浒传》的完整接受史。  相似文献   
319.
略论民国时期实行民治主义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主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但是民主化的实现需要具备相应的社会条件。民国时期民主化的实现与社会阶级结构、国民素质状况等存在着复杂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320.
自晚清直至民国,内忧外患,形势艰危。国人之先进者,自觉技不如人,学习西方,实现中国科技和教育从传统到近现代的转型,成为目标明确、锲而不舍的追求。此乃西学东渐第二波,称之为"师夷长技"。本文记叙和分析这一艰难卓绝的历史实践,把它分为晚清前期、清末时期、袁世凯和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这四个时期践行师夷长技的特点各有不同。细加审视,本文试图清楚分辨出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若干主要节点。总之,此百年间,思想杂呈,但对于师夷长技,却是愈挫愈坚。学习、移植、再造,不耻于以对手为师,不畏惧险阻反复,科技和教育转型竟成国人无悔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