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内蒙古西部荒漠半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西部荒漠是内蒙古昆虫区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该地区复杂和特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半翅目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和区系性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荒漠沙蜥精巢组织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组织学方法对荒漠沙出(Phrynocephalusprzewalskii)精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漠沙晰精巢的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每年4月初出蛰时精巢已相当发育,5月其生精上皮的厚度和曲细精管的直径达全年最高值,6月逐渐减小,7月降至最低值,8月开始回升,10月中旬入蛰时已接近4月出蛰时的水平。精巢的体积和重量有相同的变化规律。荒漠沙蜥精巢组织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受光照的影响,光通过作用于松果腺和脑垂体间接地调控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绿洲外围地区是绿洲与荒漠相互转化活动程度最剧烈、表现最突出的地区,而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景观状况的重要指标。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外围的荒漠植被正面临着农业开发和石油开采的双重影响,其荒漠植物群落总体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对外界扰动的承受力差,属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生态系统。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在充分了解该区域植被生境现状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其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5.
荒漠过干区盐渍土路基施工中,对盐渍土表面盐壳作适度整平碾压后直接填筑路基填料。在采用非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时,洒淡水;在采用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时,洒卤水,洒水量按照正常计算提高16%。击实试验时,氯盐或硫酸盐填料,尽可能采用水质相近的水制备试件,可以减少误差。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用试验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和现场取样击实法相结合检测压实度,在检测压实度时应分两步进行。构造物应做防腐蚀处理,路基施工的同时,要作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吴延东 《科技资讯》2006,(16):119-119
本文通过对前人植物名录的统计分析得出:七道桥荒漠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共有20个科,54个属,69个种;单种属、单种科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87%、65%;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以旱生为主占21.2%,中生、强旱生、耐旱植物次之分别占18.2%、15.2%、15.2%而湿生仅占4.5%;其他生态类型中盐生、耐盐植物也占一定的比例,共占24.2%;生活型以地面芽为主,占35.8%,一年生植物次之;可以把植物区系内的植物种划分为16个不同的地理成分,其中古地中海成分所占比例最高,为30.3%.  相似文献   
17.
绿洲稳定性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绿洲稳定性的尺度、内涵和机理。方法 在回顾绿洲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系统论研究方法,从尺度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结果 指出绿洲稳定性是具体尺度下的相对概念,提出绿洲稳定性的多维多层尺度类型体系、尺度间相互转化关系,以生态系统、绿洲复合系统、绿洲山盆系统、区域为尺度,多层次分析回答了绿洲稳定的概念、内涵、作用机理等基本问题。结论 系统理论是揭示干旱区背景下多作用力绿洲稳定性的基本途径;绿洲不稳定的实质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稳定的实质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绿洲的稳定良性演替,必须通过对复合系统两大驱动力关系进行优化和调控,以寻求自然与人的耦合。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荒漠沙蜥肝脏组织中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BT光化学还原法测定在4℃,25℃及35℃条件下驯化15天的荒漠沙蜥肝脏组织中SOD的活性.结果表明:4℃驯化的蜥蜴的SOD活性最低,为3 661.69±369.828 u/(h·gFW);25℃驯化的蜥蜴的SOD活性有所增高,为4263.17±269.124 u/(h·gFW);35℃驯化时,SOD活性最高,为4683.72±172.186 u/(h·gFW).各组间SOD活性差异显著(P<0.05).荒漠沙蜥肝脏组织中SOD活性与温度具有关联性,而这与机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生理机能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新疆的农业生产在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水资源利用失调,土地沙漠化严重,化学制品污染及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建设绿洲生态农业成为新疆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建设应当以现代技术为核心,以人、水、土为支点,以外部生态环境治理相协调,构建新疆生态农业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绿洲稳定性评价--以新疆阜康绿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绿洲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思想,提出绿洲稳定性的理论框架。以模糊综合方法为基础,建立现代绿洲稳定性评价的模型。按照机制性与表征性统一、景观与功能统一和系统耦合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阜康绿洲进行评价,该绿洲发展系统处于基本稳定且敏感状态。图1,表3,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