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3篇
系统科学   107篇
丛书文集   84篇
教育与普及   2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6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综合类   196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酒泉市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酒泉市为例,根据酒泉市1997~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利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谢高地等人分析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研究酒泉市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酒泉市1997~200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447.356亿元下降到406.437亿元,下降了40.919亿元,价值变化率为10.07%。对于处在生态脆弱区的酒泉市来讲,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要盲目地进行开发利用,最终使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2.
地球的寿命约为50-60亿年,科学家根据研究认为30多亿年前生命起源于海洋,最初的生命能新陈代谢,能繁殖后代,但为非细胞生物。由于地球的自然环境在不断变化,使生物不断产生变异,出现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从异养到自养,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性到有性,从两极到三极——动物、植物和菌类生态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3.
雪灾对武夷山毛竹林凋落物分解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雪灾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影响,利用大样袋网袋法对武夷山3种程度受灾的毛竹林样地中凋落物的分解进行了连续1 a的观测研究。结果显示:毛竹凋落物的分解失重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夏季,不同样地毛竹凋落物分解速率随受灾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加快,不同受灾样地秋冬两季凋落物分解速率没有显著差异,春季重度受灾竹林分解速率又显著快于中度与轻度受灾竹林。3种样地毛竹凋落物的分解动态符合Olson指数衰减模型,且分解系数k从大到小排序为:重度受灾样地、中度受灾样地、轻度受灾样地。不同受灾竹林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均与土壤温度、雪灾输入林地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郁闭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湿度不相关。研究表明雪灾加快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物质的分解。  相似文献   
994.
对苏北地区3种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宽窄行模式即K模式、片林模式即P模式和网格模式即W模式)的100 cm土体8个土层中土壤有机碳、氮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式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储量的剖面分布均表现出在表层相对较高,都有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且耕作层以下迅速降低。3种模式深度10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64~1527 g/kg, 全氮含量变化范围0.30~2.09 g/kg;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及C/N呈极显著相关关系;100 cm深土壤有机碳储量在3种模式中分别达(71.19±0.72)、(40.67±058)和(42.64±0.56) t/hm2。  相似文献   
995.
川南毛竹林生态系统养分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目标产量和现实产量为基础,分别计算了川南毛竹林生态系统中N、P、K、Ca、Mg、Si等养分年亏 损量。结果显示:(1)当年采伐量为22.5 t/hm2时,6种元素的养分输出总量为216.78 kg/hm2,其中N为 93.13 kg/hm2、Si为57.61 kg/hm2、K为38.04 kg/hm2、Ca为11.39 kg/hm2、Mg为8.33 kg/hm2,P为8.28 kg/hm2,采伐时若将竹叶归还林地,养分年总输出量将减少73.3 kg/hm2;(2)在现有的经营强度下(即年均 采伐产量为9.0 t/hm2)时,6种养分亏损总量为:7.96 kg/hm2,各元素亏损率的排序为:Si(29.91 %)、P (27.19 %)、N(22.97 %)、Mg(8.51 %)、K(7.60 %);(3)结合各养分在土壤中贮量及其亏损状况分析表明, 川南毛竹林地施用P肥对提高毛竹产量的效果最直接,但补充K、Si、Mg等养分是防止毛竹林地力衰退、维 持毛竹林经营可持续性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996.
流溪河小流域3种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环刀法测定了流溪河流域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荔枝林的0~60 cm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3种林分的土壤密度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分别为荔枝林1.45 g/cm3、阔叶林1.22 g/cm3、竹林1.11 g/cm3。(2)3种林分0~60 cm土壤孔隙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竹林土壤的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最大,荔枝林和阔叶林的总孔隙度相差不大;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阔叶林11.51 %、竹林7.38 %、荔枝林5.91 %。(3)3种林分0~60 cm土壤的蓄水能力大小分别为阔叶林63.39 mm、竹林41.86 mm、荔枝林33.96 mm;3种林分的排水能力大小分别为阔叶林65.44 mm、竹林43.59 mm、荔枝林34.68 mm。因此,流溪河流域不同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竹林在密度、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指标上优于阔叶林和荔枝林,而阔叶林则在土壤蓄水、排水指标上优于竹林、荔枝林。  相似文献   
997.
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包括从短期到长期的时间尺度和从地方到区域的空间尺度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的功能及从区域到全球胁迫下的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  相似文献   
998.
湖南省南山牧场生态奶业已成为城步苗族自治县的支柱产业,其生态奶业发展模式是南方山地草山开发的典范.南山奶业生态文化的建设与创新,是南山牧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重塑南山生态精神,创新生态奶业文化,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等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在初步查明邛海湿地植物种类的基础上,根据国际上最具综合性、影响最广泛的湿地定义,将邛海湖区湿地划分为3种类型和5种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00.
创新是推动区域发展变革的关键因素,同样对数字化发展有重要驱动作用.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为样本,研究创新驱动区域数字化水平提升的组态路径.结果表明:(1)各单一创新要素均不构成驱动高、非高数字化水平的必要条件,数字化水平是多种创新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存在4条驱动高数字化水平的组态路径,按其核心条件差异可分为“技术-资源支撑型”“主体-环境协同型”“知识-政策-资源-环境联动型”等三类组态路径;(3)存在4条非高数字化水平的组态路径,按其核心条件差异归纳为“人才-经费短缺型”“知识-政策匮乏型”和“主体-资源抑制型”等三种类型的组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